只想躺平?

只想躺平……
這是不是的你的口頭禪?或者不敢說的祕密?

從3月到6月整整三個月,我躺平了——一有空就躺下來看小說,該做的事一拖再拖。而且,我這躺平症是週期性的,每隔兩三年就要來那麼一次,每次持續大幾個月。

7月的一天,在讀《南方週末寫作課》這本書時,我一骨碌從沙發上爬起來——不躺了,我發現了自己只想躺平的癥結。

這本書裏說,“心理學家榮格總結說,全世界的人其實就分爲12種人格原型,”這12種人格原型對應人類的12種基礎慾望見下圖:

根據我對自己的理解,我最強烈的需求是自由,對應的人格原型是探險者。在網上搜索,找了個平臺做人格原型測評,結果與我的直覺一致。

原來,這些年我一直沒弄明白“我是誰”。

骨子裏,我想做的是仗劍天涯的探險家,但我一直將自己定位成鬍子飄飄的智者!怪不得手頭有很多事我不想做,怪不得隔段時間就想出去浪一浪,怪不得年初抽歐卡選年度目標時一張滑滑梯的圖片讓我愛不釋手(歐卡是一種卡牌遊戲,又叫潛意識投射卡)……探險家崇尚自由,智者追求真理,潛意識裏想做的事和我平時一直做的事南轅北轍,內心幾股力量不斷拉扯,不斷消耗我有限的能量和意志力,不想躺平纔怪呢。

如果你和我一樣,內心有各種糾結,或者只想躺平,不妨問問自己:我最強烈的需求是什麼?佔據我最多時間精力的事情能滿足這個需求麼?

不瞭解自己的,不獨獨我們普羅大衆。

很多想做短視頻和直播的藝人的人格原型就是錯位的,有的人是天真者,原型卻非要賣情趣用品,有的人是小丑,圓形受衆對他最大的期待是好玩,他會希望受衆信任他,嚴肅認真的推薦一款商品,並且佩服他的專業度嗎?
——《南方週末寫作課》P210

現在人人都講打造個人品牌,大家都想直播賣貨。如果你也希望打造個人品牌,可以深入思考幾個問題:怎麼打造和我的底層需求一致的個人品牌?我能提供哪些和我人格原型調性一致的產品/服務?

所以,“認識你自己”這句刻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的箴言,既是治療躺平症的良藥,也是前進路上的風向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