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晨讀筆記

新聞中,時常看到辭退員工的事情發生,辭退員工這件事容易引發矛盾,通常都是因爲溝通不到位。

最近在讀楊天真的《把自己當回事兒》,她有一篇文章叫做《你希望我狠一點,還是溫柔一點?》,就從辭退員工的溝通講起,論述了直接溝通的效果,和如何有效地進行直接溝通。

我比較認可這篇文章中關於直接溝通的觀點,直接溝通可以狠一點,注意方式做到提前預警,就會讓直接溝通起到效果又能降低傷害。

【書摘】

如果是我的工作人員來問被解僱的原因,我一般會有這樣的開場白:“你是希望我在表達上狠一點,還是溫柔一點?狠一點可能會讓你不舒服,但可以一針見血地直指我發現的問題,以及對此提出的一些建議。溫柔的表達會比較委婉,但我不確定我的想法是否能夠被精準地傳達和感知。”

【紅茶讀書筆記】

很多人覺得委婉的方式去溝通,別人就能get到ta的重點,其實不然,有些人心思重,可能會想太多,但是有些人心思淺,可能又想的不充分。所以,委婉的方式有時並不能充分讓對方感知自己的意圖。

但是,如果換成直接溝通呢,勢必一針見血,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爲了規避一針見血的危害,降低直接溝通的殺傷力,就可以提前給聽者打預防針,讓對方在風暴來臨之前,做好心理準備。


楊天真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把打預防針的過程分三步走,簡單直接有效。職場人士不防借鑑一下,很多時候溝通就不會那麼難以開場了。

我覺得這套溝通方法在日常生活的多種場景中也適用。比如:

跟孩子溝通,就可以問他們,“你是希望媽媽嚴厲一點兒還是溫柔一點,嚴厲一點我怕你心理上接受不了,溫柔一點我擔心你不當一回事兒。”這時候,孩子多半是要求你嚴厲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