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场景写作,你也可以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日更(续四)



这是第19周日更复盘,133天以来写了133篇千字文,码出19万余字。

一百多天的日更都是碎片时间缝缝补补而成,这也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任何不起眼的点滴瞬间,如果抓住了,也可以集腋成裘,水滴石穿,达成你自己也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日更中,留下碎片时间的最好方式就是场景写作,留住了场景,也就是留住了转瞬即逝的碎片时间。

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各种场景之中。我们不仅时刻处于一个移动的物理场景之中,比如工作场所、通勤途中、用餐时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物理场景,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情绪可以脱离当下的物理场景,平行于另一个不断调整的创作场景之中。



什么是创作场景?前面的文字提到过,如果说“场景”是在空间和时间叠加的点上触发人的情绪,那么创作场景就是那些能够让你长出想象、生成文字的各种情境,它们可以是你记忆中的生活故事,也可以是支撑你认知状态的各种想象场景。

所以,对日更者来说,如果坚持用碎片时间写作,也就是在不经意间获得了两个平行维度的生存场景。碎片化写作,也就是身在碎片化的现实场景,见缝插针地运营另一个维度的创作场景。

这样的情形可以描述为“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曹营”是碎片化的现实场景,那么这个“汉”就是一帧帧场景搭建起来的创作画面了,而这个“心”是指如何运作好这一幅幅从我们记忆中长出来的场景。

“心”中有了这些场景,那么,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切入另一个维度的场景中,续航我们的日更之旅。



综上所述,场景写作就是场景化地运作我们的思考和故事,体现的是我们的场景思维,所以,场景思维是提升我们阅读与写作思考力的支点。

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场景思维不同于阅读,它对场景的运作融入了两个视角。

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场景思维只提供我们自己单方面的视角切入,让阅读中获得的单点知识回归我们自己熟悉的能够掌控的场景中,从而让阅读中的认知体验转化成自己的故事。



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场景思维对场景的运作融入了作者和读者两个视角,这样的场景是作者和读者两个视角的交集,或者说是双方认知的一个聚散地。

毫无疑问,创作场景首先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或者认知的体验,这是创作者的视角。但是,场景还有一个存在条件,就是它必须能够触发人的情绪,如果不能触动人的情绪,就不能称之为场景了。所以,创作场景还得融入读者的视角。

融入了读者视角的场景,固然可以打破“知识的诅咒”,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场景融入了读者熟悉的认知元素,这是获得读者认可并且能够让读者进入创作场景的前提和基础。

创作场景作为双方认知的集散地,一方面从读者的视角引流,把读者导入这样的场景中;另一方面从作者的视角提供新的资讯,让读者获取新知,收获不一般的体验。(待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