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生气的种子


    今天我生气了,真的生气了!哪怕想起以前给儿子读过的关于“生气”的绘本,《生气汤》《生气的亚瑟》《生气王子》,哪怕脑袋转过《不生气歌》,还是没有疏通生气的情绪,爆发了,流动出去了。


    【背景】:

    先生送我到妹妹家,然后他自己去体检,接着加班,约定好中午一起在妹妹家吃饭。

  结果:11:30给了一句话:我可能还要加班,你们先吃。

    结果等到12点,我们先吃了,等到下午2点,他还没回来,中间确认了说快了,再过半小时,13:30要出来了。

    “等”的心情,在酝酿,午睡都不敢入眠,中途幻听起来开了一次门。原计划,中午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回家,预约朋友定的冷冻牛排,14:30左右要接货(昨天先生答应的),15:00我安排了参加读书会或者沙龙。

    此刻,我中午不安宁,下午计划泡汤,生气的火苗在窜动,还一直隐隐被压住,内心告诉自己:先生是在加班,很辛苦。没有表现激烈,可脸上挂彩了,有情绪,生气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觉察】:

    这是一次冲突,如何收获这里面的礼物,需要觉悟与智慧。

  1.首先,时间安排紧凑,需告知,事先约定,可提醒。

    2.如果真的紧急,可自主做决定,自己“走”不必等待,告知尊重彼此时间的重要性。

    3.任何一次冲突,都可以是感情的深厚粘合剂,如何好玩,如何表达,如何处理很重要。

    4.问题即是资源。这是双方的成长点。先生承认忘记了昨天的约定,我当下立刻联系送货员,先寄放在小区的超市。问题都可以解决,促进了与世界链接。

    5.生气的是对时间约定的行为,不是人,不要泛化,生气是10分,可以想想生气的根,来自哪里,生气的分值会快速下降。

  真正生气的种子,在于曾经的体验。宝宝肠胃炎,我也肚子痛,都难受着,得等着家里老人来问询,叫人才能出去看病。这种“等”,这种“被动”,印刻在心里,所以才会碰触生气的线。

  其实,当深呼吸,进入潜意识的冥想,无论当时多么“被动”,都有选择“转身”的权利,每个人的选择决定在自己手里,如果决定不了,也是做了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决定。

    当下,我的生气就慢慢消失,相信下次遇见,我就不那么生气,或许都可以接纳或者和平灵活处理。

    “生气”是一种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没有好坏,看如何解读意义。这次生气,先生就至少加快速度赶回,也觉察到常忘记生活小约定。同时,生气伤身,少生气为上,弊大于利。

  【探索】:人为什么生气?


      生气就是当一个人认为某种事物或现象违背了他内心的准则或信念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一个人如果他的标准越宽容,他就越难生气,所谓你的胸怀的大小决定于你生气事情的大小。容易生气,是因为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认同的范围太窄,所以别人或他自己的一些行为很容易触犯他的准则,使他不高兴,于是生气。其实别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当然别人做没做错也正是根据他的信念系统来评估的,所以别人的对错也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在于接受方的评价。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不容易生气的人除了拥有比较宽容的信念系统以外,他还有一条直接避免生气的信念,那就是同理心,即将心比心。虽然他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或行为。但他能理解,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生气的次数大概要减少80%。 还有一条最厉害的信念,可以将生气压到最低限度。那就是当别人的行为你不能赞同,也不能表示理解,可以说你认定他完全错误,这时候告诫自己,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了这一条,你想生气都难了。 所以还是那句行话:生气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选择,全在乎你愿不愿意,不关别人的事。生气完全是你自己要的,自己选的。

    所以当你生气了,说明该提升认知与信念系统。

    当你生气了,请一起看见生气的种子的根。生气的生命力大小,取决于根的深与浅,取决于信念系统的宽与窄。

    在金刚智慧里,拔除痛苦的种子,四步骤:

    1.识别坏种子(比如生气)

    2.理智的忏悔

    3.明智的发愿

    4.弥补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