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之亲

半月前,妈妈因为早起散步,一脚踩空扑面而摔,造成右膑骨骨折。

尽管妈妈住在镇上,早晨6点左右,路上的行人也不是很多,家里的人也都还没起床。

妈妈说,摔倒时,也试着爬起来,但是,尝试几次都失败了。不得不求助路人,一个个驾车的,骑车的或步行的,多数可能是没有注意到,也有减速后又离开的。爬在地上的妈妈,只能无助地等着好心人的到来。

终于有一位女士停下电动车,并且安慰到:“老人家,您别急哈我把车停好,等有人过来了,我就帮你。”

话刚说完就见过来一个人,那位女士急忙喊:“大爷,快过来帮我做个证,这位老人家摔倒了,我是想帮助她。”

没想到网传的笑话,居然灵验到我妈妈的身上了。

大爷走近一看,紧张地说:“哎哟,姑娘别证明了,这是我的邻居,赶紧的扶着我揹她回去。”

妈妈90岁,大爷也80岁了,背了一段路实在是背不动了,才喊来众人,叫醒我们家人。大家见此景都后怕,要是揹着时俩老人都摔人怎么办?但是邻居,就是这样义不容辞。

昨天,妈妈出院了,来看她望并且陪着聊天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都知道年纪大了需要休息,所以也都商量好了,每次不超过两小时,就像住院期间,护理部管理探视时间一样,保证休息时间才是首要的。

因为妈妈和哥哥他们是我工作后才搬到镇上住的,所以邻居们我都不认识。一位大妈告诉我:“我是你家的老邻居啦,我们和你爸爸可熟了!”

一听说与我爸爸很熟,我就好奇地坐下来听她说,原来她家在与我小时候的家隔河而居的村庄,后来因为生意,也搬到镇上来了,又成新邻居了。

那时我们家的田地与她家的田地也是隔着一条板桥河,有一天中午,我爸爸回家吃饭时,将耕牛留在地里,结果耕牛跑了。

耕牛可是庄稼人的依靠,也是全家最值钱的,我爸就挨个村庄去找,大约找了三四个村庄,几十里咱,反正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没找到。

开始是没想到耕牛会自己过河,只在自己村庄的前后村去问。因为牛要过河必须绕过一段宽阔且深水急流的河面。

后来实在是找不到了,也就是“有当无的”过河去打听,这位大妈说,她其实一直在注意着过河进村的每一个人,等了一天才看到你爸爸没精打彩地过来,我赶紧迎上去:“你终于来啦!一个中午,你的耕牛把我一个田的秧苗吃得像刀割的一样。我才把牛拴起来,让你着急。”

那时大人们很神奇,谁家的牛他们都能认得,我是怎么也分不清,感觉牛们都长得一样。大妈告诉我,她一看就知道是我家的牛,为了让我爸着急一会,把牛拴一个下午,又怕牛饿着,还给我们喂了一下午的牛。

听着听着我就笑起来,也想起来,好像听爸爸说过此事。告诉哥哥们这是一家厚道的人家。今天告诉我故事的大妈却一遍遍地告诉我,“其实,你爸爸是好人啊。尽管我们不是一个村的,方圆几十里,谁不说你爸爸人厚道啊。”

我想起有人说过,朋友就是一面镜子,邻居也一样,彼此都觉得对方是厚道的人,是因为,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都会铭记彼此的好,所以才能这么多年的一直友好如初。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别说远亲了,就是自家儿女不在身边,也得靠近邻的帮助。

老人都容易便秘,有一次哥嫂不在家,妈妈因便秘难过,去买了开塞露,药是买回来了,尴尬地不会用,邻居大嫂就主动过来帮忙,还用手帮助妈妈,且事后还帮妈妈全身洗干净。

这些事,作为女儿的我都惭愧地没做过,真庆幸爸妈遇到的都是好邻居。

之前,每次回家看到门口坐一排聊天的大妈大嫂们,我都只是礼貌性地微微笑笑,这两天因为陪护妈妈,听到这么多故事,瞬间感觉他们就是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只是没有遇到好的编剧人。

一个个穿着随意的邻居,一张张面容朴实的微笑,一阵阵敞亮底气的家常,时而蹙眉低语的“里短”。并不是闲舌碎语,而是彼此的牵挂,相互的关心,也都是为了更及时的援助。

听说,有人想成立互帮小组“抱团养老”,结果在一起没有维持多久就不欢而散了。然而,我妈妈的邻居们,并没有什么约定,却正过着大家大家向往的“抱团养老”的快乐生活,他们不是“亲如家人”,而是“亲胜家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