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谈「求仁得仁」

本篇属于知识巩固类笔记

1
「求仁得仁」这句古话讲两件事,一,你行为的决策依据是仁,那你可以期待的结果是仁;二,不要搞错目标,以为你可以得到仁以外的回报,而徒留神伤或愤世嫉俗了。

2
马奇(James Gardner March,1928-2018)以现代用语解释「求仁得仁」这句话。决策发生在不同层面,有些决策的判准是结果逻辑,而有些是身份逻辑。一般我们说,我们做某事是因为期望它会带来好的后果,那就是强调结果逻辑作为判准。当下比较少听到的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它符合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感觉,即,强调身份逻辑的行为标准。

两类分析框架各自都有为行动带来好处及坏处的潜力,不过身份逻辑下的决策,可预见的后果是,指标不清晰、没效率、成效难考核,有显而易见的缺点。

举例来说,在用指标来考核学习成效的环境下,取得好成绩的方法讲究逻辑和效率,不是爱与好奇,那譬如选择题,用背的也可以答对,如果你真的探究背后的学问,可能反而你的考核绩效下降。

用到成人世界也是一样的,赚快钱逻辑和效率最佳的方法,可能是不择手段,但你考虑到身份逻辑,你就不愿意这样,而导致速度下降。

3
身份逻辑下的决策,可预见带来效率不佳的缺点,但它赋予人的好处却太多了。它让人的决策更前后一贯,例如始终追求诚实;它让人更不计较后果,毕竟从一开始就不是结果导向;连带地,看淡得失心,它也让人更能忍受失败或损失;它重视内在动机,所以个人更能有兴致的一直走下去,不会因为利益中断终止(我相信很少人会因为选择题做对而保持读书的兴趣,但因为喜欢思辨本身而终身阅读的大有人在)。

身份逻辑作为决策标准助益个人身心发展,我们甚至可以简单说成,基于身份逻辑的决策,使人更像一个人。但是我们经常在商业环境和学校中做选择时往往会忘记身份逻辑,忘记我们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元素。

4
理想世界中,「求仁」应该是义利两全的事,你认真探索知识点,应该能帮你提高选择题分数,你坚守商业信用,应该能帮助你财源广进;但现实世界——套用宗教界修辞——是个原罪世界,你遇到时限的挑战,明天就要小考了,下周就要发员工薪资了,你发现义利未必能够两全,两者(在短时间周期内)是冲突的决策基准。

所以这是古话「求仁得仁」用以劝慰人心的涵义。要知道求仁可以期待的结果是仁,不要搞错目标了。有人做了好事却遭受社会质疑而忿忿不平,其实,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有营销、判断者短视、因果结构不明等干扰项存在,好的名声与怎样广告可能有更直接的关系,跟好的初衷与行为则未必有明确的逻辑联系。如果求仁,心中想的却是仁以外的回报,因而变得愤世嫉俗,那就太可惜了。

其实,仁作为回报一点不亚于利益,人展现复杂的身份认同,而不是活成一只回应计算的机器,可能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5
即便重视逻辑和效率的手段,听着保证求利可以得利,但实际未必如此。在选项有限、因果关系单纯、且可以反复操练的技能领域中,求利可以得利,例如你可能通过背答案做对选择题。不过,面对复杂的人生情境,寻求利益的策略可能失败,他人的成功未必可以模仿。

从《经验的疆界》一书,我们得知比个人拥有更庞大资源的机构或组织,都难以复制成功经验,或找到有效策略。能屹立数世纪不败的现存组织,仅有个位数的学术机构和宗教团体。放到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如果认清《经验的疆界》所阐述的,大部分对适应的追求终归失败,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定义成功?调整我们决策的判准和预期成效?

反过来说,求仁得仁却是比较可控的,你情感上认同自己是诗人、作家、科研者、教师,你认为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行是真诚负责,那你就可以在生活的大小决策中,不断地选择成为这样的人。

6
当代决策取向偏废一方,需要拨乱反正,马奇建议的措施是阅读诗歌。马奇说,「诗歌是表达、审视怀疑、悖论和矛盾的天然媒介」;马奇说,「大多数时候,诗歌透过两个镜头看世界,一个清晰的,一个模糊的。因为生活既清晰又模糊,人既可敬又卑鄙。两方面同时存在,你必须同时看到它们,不要妄图调和它们之间的冲突,而要把它们都看作人生的本质」。

2003年马奇拍了一部电影《激情与纪律——堂吉诃德的领导力》,电影中马奇有这样一句旁白:

我们生活的世界重视现实的期望和清晰的成功,堂吉诃德两者皆无。但是尽管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他坚守愿景和使命。他坚忍不拔,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

天人交战永远存在,善无善报总是可能,不用想着去调和正义与利益,更好的是,肯定正义的价值,因为求仁得仁而满意就好。

7
马奇很可能离开教职,以赚得超额财富。引用阳志平的整理:1、马奇早年就成为大师。在他年仅三十岁时,在卡内基大学的行为高级研究中心任职时,他与众所周知的跨学科天才,图灵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双得主西蒙合写的《组织》成为经典。2001年,Daniel A. Wren, Arthur G. Bedeian 组织了一项调研,《组织》一书被评为20世纪第七大最具影响力的管理书籍。1994年,马奇著作《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章即「有限理性,详细介绍了他与西蒙奠基的组织研究的「有限理性」流派,也成为今日行为经济学基础之一。

2、科学界目前流行用 h 指数快速评价一位科学家的成就,虽然粗暴但不妨作为一个参考。在中国,30以上有望获得院士;在全世界,100 以上为公认的学术大师。而马奇,h指数高达 111 。马奇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国家公共管理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教育学院院士。

3、2003年,两位管理咨询师罗伦斯·普赛克(Laurence Prusak)与托马斯·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首先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企业CEO常常引用的管理大师名言。然后整理出一份管理大师清单,询问这些知名的管理大师,谁是你心目中的大师?结果显示, 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德鲁克,第二位是马奇好友西蒙;第三位正是马奇。

按理说,马奇完全可以担任巨头公司的顾问,但马奇没有,平生只以私人身份给当时任职花旗银行总裁的好友支招。

马奇晚年退休时,在斯坦福大学晚宴上致辞:

大学只是偶然的市场,本质上更应该是神殿——供奉知识和人类求知精神的神殿。在大学里,知识和学问之所以受到尊重,主要不是因为它们能够造福个人和社会,而是因为它们象征、承载并传递着有关人性的见解。

马奇又说:

高等教育是远见卓识,不是精打细算;是承诺,不是选择;学生不是顾客,是侍僧;教学不是个人工作,是圣事;研究不是投资,是见证。

仁者求仁得仁,共勉!

2021-07-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