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回溯 (二十八)

二0一七年 九月三十日

僅僅活着是不夠的,還需陽光、自由與花香。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是,人們在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仁愛之心如一盞明燈,可照亮我們的人生。

如孩童般活潑天真,心就乾淨快樂了。

"我思故我在",身體本是一物,心靈纔是鮮活的生命體,即自我覺醒。自我是心靈的載體,如周莊夢蝶,蝶我兩分兩在。

人的一生就是像仙子下凡,只是自己渾然不知,來世一遭必有所悟(心靈層面),而非所得(器物層面),如此這般,生又何喜,死又何憂,此爲靈魂覺醒。

人覺醒後好像有分身術,"我"在社會上活動有時開心,有時不開心,另一個心靈層面的自我則在高處觀這一切,從而與"我"交流、開導、領悟,分清什麼是重要的,從而避開瑣碎,更好地實現與安頓自我。

十月六日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流水在碰到牴觸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志向與熱愛是偉大行爲的雙翼。

對什麼事情都泰然處之,那就沒所謂影響心境。

才能,在寂靜中造就,而品格則是在世間洶湧的波濤中形成。

年輕就要快樂,生命就要歡樂。

詩句的壯觀之境:

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

中天懸明月,澄江靜如練。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夜深千帳燈,星影搖欲墜。

十月九日

花間名家: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解讀,我記得你的綠色裙子,所以憐天下的花草。

心中有愛,在任何事物中都可發現對應的影子。

《小王子》中的狐狸也曾說,我不曾注意麥子,本不喫麥子,但因爲你,你的頭髮是金色的,一望無垠的麥田會讓我想起你的金髮。所以我從此愛上這片麥田。

從古至今,在人類靈慧的心中始終葆有對美的嚮往。

將純粹的美,嵌入靈魂。

古之女子愛美與古之君子修身並融,對自身美的追求也包含了道德上求善的內涵,善與美的結合。

十月十日

詩詞有氣象,猶如人有氣場。詩者,吟詠情性也,可知其神韻,也可知其擁有的境界。

豪情與浪漫是李太白詩歌中的展現。

修持到某一境界,人生的境界就清明、開朗到某一程度。

在現實中放飛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明白生命的意義。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世界因你不同。

十月十一日

柔弱勝剛強,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也沒什麼比水更善於打敗堅硬的東西。

水平靜時,潤物無聲。水強大時,足以沖毀城池。溫和的人沒有外表的剛強,保持內心的堅韌,就像水一樣柔弱,也像水一樣強大。

保持內心的強大,自信、從容不迫、泰然自若。溫和地對待別人的無禮,在你面前,就像一塊石子投入池中,消失無影蹤。

始終正義,懷揣仁愛,在冰雪中綻放。

傲然面對,做自己能做的,遵循自己的節奏行走。

活得個清雅自在,有滋有味纔好。

十月十二月

韌性、任性,純粹、簡單,天真、深邃。

喜歡的人格:真誠、認真、踏實、義氣、謙虛、清澈、智慧、機靈、三觀正、內心飽滿、善良發光。

一個正直的人,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別人也變得正直起來。

播種善心,不僅能得到內心的寧靜祥和,達到美好的境界,且能讓他人獲益,傳遞善良與美好。

上善若水,涓涓細流,潤物無聲。

十月十三日

《第十二堂國學課》黃炎培先生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

認真盡力去完美一件事,沉下心努力做好。

有自己的一套認知世界、解釋世界的思想體系與思維習慣。

每個人心中都有指導自己的老師。

中空,才能包容、接納,猶如鐘鼓,中空以待,方有厚重回想。

謙恭有禮,虛懷若谷,好比打開心靈之門,迎來更廣闊的人生境界。

放空自我,吸取更多精華。

《孟子·盡心篇》: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譯爲:值得喜愛稱爲善,自己有善稱爲信,善充實身心稱爲美,充實併發出光輝稱爲大,光大並能感化天下稱爲聖,聖到妙不可知稱爲神。

十月十六日

如行雲、流水般灑脫,纔是人生應有的境界。

美好、向上、活躍,用心感悟,堅持、盡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學歷只是知識的考覈體系,不代表一個人真正的內心。年齡更不能代表一個人什麼,看人需看整體,更關鍵的是看其內在,有哪些可貴之處。

一個人的魅力不僅僅來自於外在,更來自於內在的風度氣韻、品性修養、思想襟懷。

(恰巧摘錄到此處,許多時候真的十分巧合)

備註:此篇整理於二0二一年 七月丨二0一七年隨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