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 202127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27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頁數: 224
Death may be a one-time event, but living with terminal illness is a process. 一個同事離職,把這本書留給了我,也算是逼着自己,讀完了一本英文原版書。健康人也許永遠也無法理解,時間對於絕症患者來講,有多麼的寶貴。本書的作者保羅·拉尼卡什,作爲一名有些的神經外科醫生,幾乎每天都要和腫瘤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屬,探討生與死的問題。卻在自己年近35歲的時候,檢查出第4期肺癌。他比任何一名普通病患,都更加清楚自己將要面對什麼。因此他第一時間,最想從自己的主治醫師口中問出來的,就是“我還剩下多少時間?”因爲這將直接決定作者接下來選擇怎麼樣的生活。是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治病救人?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勝任長時間的手術;是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但那也許10年都出不了任何成果;是否要開始寫作?追隨自己在文學上的愛好;更重要的,是不是和妻子,要一個自己的孩子?但妻子幾乎肯定要獨自撫養,而孩子也很可能根本不記得他這個爸爸……


但這位主治醫生卻總是閉而不答,說,“等檢查結果出來,我們再看看。”以至於我們的保羅醫生一度試圖尋找更靠譜的專家,問了一圈卻發現,爲自己治療的艾瑪醫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頂尖高手了。初期的檢查結果令人樂觀,只需要進行藥物保守治療,就控制了腫瘤的發展。在經歷了困惑與苦惱的心路歷程之後,保羅醫生逐步重拾生活的信心,選擇重返手術檯。可惜,這並不是一個最終戰勝病魔的奇蹟故事。新的腫瘤“如期而至”,這一次,連化療,都收效甚微。保羅醫生已經不再詢問自己還能活多久的問題,艾瑪卻主動說,“我看,你最少還能活5年。”給病患帶來生的希望,也許也是醫生工作的一部分。


書中的最後一部分,是特別催人淚下的。因爲最終熱愛寫作的保羅醫生,並沒能完成這部作品。而他的妻子露西,記錄了丈夫最後時刻的詳細情況。死亡也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對於絕症患者來說,如何或者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中國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這個原因,探討生死的書,往往讀者衆多。也許是對於那份神祕的未知感到好奇,也許是想換一個角度看待世界,也許誰都不希望帶着遺憾離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