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样的例子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可见,在生活中更是不胜枚举。

“道理我都懂,然而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解读一下,“道理”是皮质脑发出的我“应该”的指令,而“情绪”是原始脑发出的“欲望指令”,这种“欲望指令”推动着我们喜欢什么、认同什么,然后自然而然地趋向于这个方向去行动。

一目了然,情绪才是指引我们行为的主人。

而情绪本身是大脑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身体的反应,以及我们最后对于感知的加工和理解。

追根溯源,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下我们的大脑啦。

目前,对于大脑最好的解释模型就是“三脑说”理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脑和行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保罗·麦克莱恩教授,依据人类进化起源提出“三脑说”理论,将大脑按照进化顺序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

其中脑干和边缘系统构成原始脑,也称爬虫脑,掌管我们的呼吸、睡眠、进食以及繁衍等和生死相关的本能系统,而最粗糙的事关生死的情绪——贪婪、冲动、多疑也在这个原始脑当中,这些千百万年前的美德在当下社会中却成为我们所批判的缺点。

位于进化高一个等级的是哺乳脑系统,这里有部分边缘系统也有部分皮质脑的功能,主管理性和情绪的平衡。

位于进化最高等级的皮质脑,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细得分析环境,以及抑制来自原始脑的“命令”,尤其是冲动,这能让我们开始有远见,思考智慧、能克制自己,能够进行合作,我们的道德情绪和美德基本都是在这个脑区。

这三个脑区既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引发,也可以彼此抵触,发生冲突,而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三脑对抗中,原始脑最终获胜。

从“三脑说”理论不难看出,我们常听的“道理”是大脑进化最高等级的皮质脑发出的指令,而我们的“情绪”处在原始脑里,“情绪”的“欲望指令”和“道理”的“应该指令”发生对抗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原始脑最终会获胜。

这就是我们听了很多的“道理”,也都觉得很有“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

如果,还是有朋友不明白。

我举个三脑会战的例子:例如看到一个甜甜的草莓味儿奶油蛋糕,原始脑会说甜的我想要,立刻要吃掉,皮质脑会说,你血糖高,吃了对身体不好,有副作用,结果通常会怎样,大概率的皮质脑是打不过原始脑对于糖分的渴望,即使你这下克制住了,但怎奈下次的反扑!

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可举,我就不赘述了。

总之,道理大家都懂,就看你有没有意志力打败原始脑的“欲望指令”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