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那些不走心的溝通

快遞小哥敲門,送來一箱貨物。

LG一如往常一般問,“是什麼?” 我有點煩,“不拆開看我怎麼知道是什麼!”

他的問題沒有被認真回答,能明顯聽出他有點不爽。

可是每次有快遞他都要這麼問,我訂了那麼多東西,怎麼可能記得住呢?再說我又沒長着透視眼。

類似的,我在家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幹什呢?” 我其實一向不喜歡被這樣問,總覺得問話者不懂得尊重個人邊界。

如果簡單的一句話或者幾個字能說清楚的我就回答,否則需要長篇大論解釋的,我就會覺得有點煩,懶得解釋或者乾脆敷衍一下。

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到底應該走心還是不走心?

如果爲了“找話說”而說話,那麼時間久了,“有效溝通”就被切斷了。因爲大家都不會認真對待對方的問題。這有點像“狼來了” 。

LG經常找不到東西。總來問我某樣東西在哪裏。有一半的情況下,我是不知道答案的,也無從找到答案。這時我就會非常直接的回答“不知道”。

然而“不知道”總會引來他的不滿,有時甚至是憤怒,覺得沒有被認真對待。

這大概就是長期缺乏有效溝通的副作用吧。簡單真實的回答也會被視爲敷衍。

生活中雞毛蒜皮的瑣碎溝通不可避免,這也是生活中引發大部分爭執的所在。如果沒有額外的走心溝通來彌補、加強情感聯結,那生活就真的成了搭夥過日子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