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如何過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


說它古老,是因爲由來已久,最早的淵源可追溯至上古時代;說它隆重,是因爲這個節日有着很多傳統的習俗和儀式:貼窗花、寫對聯、年夜飯、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除夕夜守歲以及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和穿新衣等等……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講究和儀式多了,自然也就顯得熱鬧和隆重了。


剪貼窗花和書寫對聯,意在通過漂亮而賦予美好意義和象徵的圖案,通過表達美好心聲和願望的文字,把家裏佈置得紅紅火火,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表達人們辭舊迎新,祈望美好生活的心願。


通常,人們在除夕下午打掃乾淨房屋和庭院後,就要貼窗花和對聯了。


貼好了窗花和對聯,在古代,接下來就要祭祖了。


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既是對祖先的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


古時候,人們在掃房子、淨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之後,一般要舉家前往祠堂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遺相掛在中堂鎮立牆上擺上祭品,點上香燭,進行祭拜。


祭祖之後,緊接着就要開始喫一年來最爲豐盛的年夜飯了。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特指年尾除夕的閤家聚餐,代表着全家的團圓與幸福,是古人祭拜完神靈和祖先後的一頓寓意豐富而豐富多彩的晚餐。


有錢人家的年夜飯,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髮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生蒜(寓會算計)和蓮藕(寓聰明)等等,以求吉利。


喫完了年夜飯,晚輩們就要給長輩們叩頭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而長輩就要給晚輩分發壓歲錢,意在祝福晚輩平安度歲。


壓歲錢這個習俗,源於古人認爲,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當惡鬼妖魔或“年”(音“xi”)去傷害孩子時,晚輩就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爲吉,以求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現在長輩爲晚輩分發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但含義早已沒有了封建迷信色彩。孩子們得到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實際上,在今天壓歲錢包含着長輩對晚輩的關心愛憐和真切祝福。


發完了壓歲錢,接下來就是守歲了。(北方也有一種說法,認爲守歲是從年夜飯開始算起)


守歲,又稱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擺滿一桌,相互嘮嗑,大家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特殊夜晚,一起熬夜,共同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在古代,守歲是很講究的。通常,除夕夜家裏要遍燃燈燭,通宵不滅。古人認爲,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今天看來,守歲實際上更多是長輩因歲月易逝,有珍惜歲月,珍惜家人團圓,享受天倫之樂之意。


過年最具標誌性的習俗當屬燃放煙花爆竹了。


當新年鐘聲敲響那一刻,人們普遍的要通過燃放爆竹,釋放美好心情,迎接新年到來。


至於爲什麼要燃放爆竹,有一種說法是,古人認爲,“年”是一種喫人的可怕怪獸,每當年末歲尾、辭舊迎新之際,它就要跑出來害人。


但傳說,“年”有“三怕”:怕紅色,所以,過年時要貼窗花和對聯;怕火和光,所以,除夕夜家裏要遍燃燈燭,燈火通明;怕響聲,所以,要燃放煙花爆竹,以驅趕“年”這個怪獸。


現在,由於人們理念的進步,從愛護環境出發,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燃放煙花爆竹了。


但春節那天,人們都要穿上新衣迎接新年(即便是沒錢置辦新衣的家庭,也都要把舊衣服洗的乾乾淨淨,穿在身上),以此除舊迎新、祈盼新年新氣象的做法卻幾乎沒有多大變化。


我國民族衆多,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不同的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等,使得各地、各民族歡度春節的形式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講,普遍和共同的做法主要就是上述一些內容了。


最後,在這美好的除夕之夜,讓我們給大家送一幅對聯,來結束這篇2018年收官短文吧。


送福添福祝福

福從天降


收福接福納福

福滿全家


橫批當然是要祝我們《墉夫秒語》的各位朋友和天底下所有的人:

萬福金安!

選自微信公衆號《墉夫秒語》,更多文章請關注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