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人更要向善

河南暴雨牽動全國人民的心,這次看到不僅僅是政府在出力抗洪搶險,民間自發組織也逐漸搶眼,有一定規模和力量。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大國,需要補充民間組織的力量,人人蔘與人人貢獻一份力量。


這次河南暴雨救災有一些極其亮眼的地方——科技的力量。蔡鈺在《蔡鈺商業參考》專門更新了一期文章《商業科技怎樣參與河南暴雨救災》,她梳理了這次河南暴雨,湧向的3個科技力量:


1.地圖標註救助與援助信息。高德、百度、騰訊地圖增加了一個叫“積水”的圖標,河南的用戶在地圖上點擊積水圖標,就可以進入互助通道,查詢救援電話,查詢附近的避難場所,或者發佈求助信息。


2.在線共享文檔。傳得最廣的一份文檔,是河南的民間救援組織當中流傳的一份在線表格,名叫《待救援人員信息》。這份表格是在7月20號的晚上不到9點,被一個河南籍的大學生Manto在騰訊文檔上建立的,這份文檔建立不到24個小時,它就被訪問了250多萬次,成了騰訊文檔平臺上,被訪問次數最多的單個文檔。


3.通訊信號。以軍用無人機改造的翼龍-2H救災型無人機在米和鎮提供5個小時的通訊信號,確保居民能夠利用信號跟家人聯繫,發佈、提供救援。


蔡鈺最後總結出一句話: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正像久旱逢甘雨。這些年什麼東西都是互聯網+、+互聯網,幾乎無孔不入。互聯網的形象不是最初讓我們嚐到甜頭的友好,頻繁出事。百度魏則西事件、P2P暴雷事件、美團的算法讓外賣小哥困在系統裏,現在被部位調查的滴滴泄密事件。


互聯網怎麼了,科技怎麼了,怎麼變得這麼不友好了。正當我們開始懷疑的時候,蔡鈺梳理的三個科技向善讓我們眼前一亮,還有救,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看完文章,樓下早餐店去買早餐。一大早人不多。店老闆正忙着炸油條、打豆漿,即便只要兩三個人買早餐,也忙得不可開交。


站最前面的一個六十多歲老人,帶着一臉怒氣地吼道:3個饅頭,我錢都(手機)付了,怎麼還不給我?


店老闆一臉懵逼,他不知道這個人付款了,剛在忙也沒注意到,當然這個老人脾氣很大。我想此時此刻店老闆肯定內心很委屈也很火,要不是顧客是上帝,要不是和氣生財,真會把錢退給他,甚至把饅頭甩他臉上去。最後面帶微笑的把饅頭裝好遞過去,這個大爺還不依不饒的抱怨着什麼。


接下來另外一個年輕點的女顧客,很禮貌的跟老闆說麻煩給我兩個生煎包,要辣的,謝謝。

老闆說還在煎,等三四分鐘就可以了。

女顧客說沒關係,可以等下,不急,你忙你的。


前後兩個人同樣是買早餐,反差有點大,後者如沐春風。


前面腦海裏一直是科技向善的概念,看到這一幕,似乎哪裏不對。


前面一個老人也相對較時尚,能夠用手機支付,對於交易來說是提高了效率,科技向善沒毛病。但是說實話,對於這樣的顧客,那個老闆會開心嗎?如果有選擇,我想他會選擇一個傳統紙幣支付,態度不刁難的顧客,寧願多個收款、數錢、找零的活。


科技最終是服務於人。科技向善,人更應該向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