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人更要向善

河南暴雨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这次看到不仅仅是政府在出力抗洪抢险,民间自发组织也逐渐抢眼,有一定规模和力量。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大国,需要补充民间组织的力量,人人参与人人贡献一份力量。


这次河南暴雨救灾有一些极其亮眼的地方——科技的力量。蔡钰在《蔡钰商业参考》专门更新了一期文章《商业科技怎样参与河南暴雨救灾》,她梳理了这次河南暴雨,涌向的3个科技力量:


1.地图标注救助与援助信息。高德、百度、腾讯地图增加了一个叫“积水”的图标,河南的用户在地图上点击积水图标,就可以进入互助通道,查询救援电话,查询附近的避难场所,或者发布求助信息。


2.在线共享文档。传得最广的一份文档,是河南的民间救援组织当中流传的一份在线表格,名叫《待救援人员信息》。这份表格是在7月20号的晚上不到9点,被一个河南籍的大学生Manto在腾讯文档上建立的,这份文档建立不到24个小时,它就被访问了250多万次,成了腾讯文档平台上,被访问次数最多的单个文档。


3.通讯信号。以军用无人机改造的翼龙-2H救灾型无人机在米和镇提供5个小时的通讯信号,确保居民能够利用信号跟家人联系,发布、提供救援。


蔡钰最后总结出一句话: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正像久旱逢甘雨。这些年什么东西都是互联网+、+互联网,几乎无孔不入。互联网的形象不是最初让我们尝到甜头的友好,频繁出事。百度魏则西事件、P2P暴雷事件、美团的算法让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现在被部位调查的滴滴泄密事件。


互联网怎么了,科技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不友好了。正当我们开始怀疑的时候,蔡钰梳理的三个科技向善让我们眼前一亮,还有救,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看完文章,楼下早餐店去买早餐。一大早人不多。店老板正忙着炸油条、打豆浆,即便只要两三个人买早餐,也忙得不可开交。


站最前面的一个六十多岁老人,带着一脸怒气地吼道:3个馒头,我钱都(手机)付了,怎么还不给我?


店老板一脸懵逼,他不知道这个人付款了,刚在忙也没注意到,当然这个老人脾气很大。我想此时此刻店老板肯定内心很委屈也很火,要不是顾客是上帝,要不是和气生财,真会把钱退给他,甚至把馒头甩他脸上去。最后面带微笑的把馒头装好递过去,这个大爷还不依不饶的抱怨着什么。


接下来另外一个年轻点的女顾客,很礼貌的跟老板说麻烦给我两个生煎包,要辣的,谢谢。

老板说还在煎,等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女顾客说没关系,可以等下,不急,你忙你的。


前后两个人同样是买早餐,反差有点大,后者如沐春风。


前面脑海里一直是科技向善的概念,看到这一幕,似乎哪里不对。


前面一个老人也相对较时尚,能够用手机支付,对于交易来说是提高了效率,科技向善没毛病。但是说实话,对于这样的顾客,那个老板会开心吗?如果有选择,我想他会选择一个传统纸币支付,态度不刁难的顾客,宁愿多个收款、数钱、找零的活。


科技最终是服务于人。科技向善,人更应该向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