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喜欢节俭

我们离开家两天。离开之前,餐桌上有一碟香煎鱼,回家之后,这碟煎鱼还在。

婆婆准备把鱼煮熟让我们吃,可是鱼已经馊了,馊味很浓,不能吃了。

婆婆不吃鱼,她想给我们留着,可是,留了两天的鱼,如果每天用锅煮一煮,或许不变质,她却害怕浪费柴火,就不煮了,一直这么放着,结果变味了,吃不了了。

婆婆总是这样,总是想着要节省,节省,再节省。可惜,她经常是节省了这头,却是浪费了那头。

婆婆觉得洗衣机很浪费电,就用搓手洗衣服。如果是我,我宁愿浪费电,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洗衣服。因为手洗衣服要花时间用手搓,再一遍一遍地过水,最后衣服也拧不干,弄得到处湿漉漉,还得用地拖拖干净。这一场忙碌,真是耗费太多太多宝贵的时间,不划算。

婆婆不怕浪费时间,她只是怕浪费电,浪费电就是浪费钱。

我曾经见过一位老人,她很开心地告诉我,她今天节省了两块钱,因为她舍不得花两块的公交费,就走路回家,从河东跟着公交车走路回到河西的家。

我心里咯噔,她走路走了将近一个钟,才省下两块,太费力了。在我看来,一小时比两块钱值钱,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花掉两块钱,省下那一小时的时间。而那位老人,却为又省下两块钱而自豪,这让我有点难理解。

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里说一位老人,送孙子去兴趣班上课,她脸色憔悴地在外等候着。别人问她不舒服吗?她只说没睡好。因为天气炎热,又舍不得开空调浪费电,就熬着炎热,结果睡不着,因为睡眠严重不足,人就没有精神了。

我们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从小就很穷困,很艰苦,所以他们吃惯了苦,他们也不怕吃苦。因为习惯苦难,他们更懂得珍惜和节俭。勤劳节俭已经渗透他们的血液,进入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也进入了骨子里,根深蒂固了。

上世纪那个物质匮乏、家徒四壁的年代,因为长辈的勤劳节俭,撑起了一片天,我们晚辈成长的时候,才衣食无忧。

现在物质已经日渐丰富,生活已经好起来,不再需要如此节俭,他们完全可以消费两元公交车费,完全可以把衣服交给洗衣机,完全可以吹着空调舒舒服服地午睡,但是,刻在骨子里一生的习惯,让他们却步,坚决不去消费。

我们晚辈只喜欢权衡利弊,取其利而舍其弊,我们也喜欢计算时间成本,如果时间成本高,我们舍得花费钱财。因此,我们常常觉得长辈们不可理喻。

其实,谁不喜欢享受生活,只是长辈们曾经生活得太苦,便喜欢上节俭,并习惯享受节俭带来的成就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