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寶藏行2》的三重寶藏 旅遊路線——最實用主義的寶藏 綠水青山——最現實主義的寶藏 人間美好——最浪漫主義的寶藏 1號結語

東方衛視《極限挑戰寶藏行·綠水青山公益季》(以下簡稱《極限挑戰寶藏行2》)的第二大站,來到了福建。

作爲「地道」但不「上道」的福建人,筆者被這個節目紮紮實實地上了一課——

去過武夷山,但全然不知道武夷山有那麼多自然與文化非物質遺產;

聽過霞浦,但全然不知道自己平日喫的海鮮也許就來自霞浦,所謂「八閩海鮮出霞浦」。

因此,對於筆者個人而言,《極限挑戰寶藏行2》本身就是一個寶藏,打開了我對這片曾經以爲熟悉實則並不熟悉的熱土認知的新世界;

而隨着一期一期地挖寶,更確定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藏節目。

 旅遊路線——最實用主義的寶藏

對於外省來閩的朋友,筆者推薦路線從來都是老三樣的「武夷山-土樓-廈門」,這也是相對經典的福建旅遊路線。

但是,《極限挑戰寶藏行2》則打開了一個新思路——

以「寶藏行」爲主線,從閩北的武夷山,到閩東的霞浦;先看山,看八閩第一勝蹟;後看水,看八閩第一海岸線。

 

這是一場深度遊——

相較於傳統的「觀光遊」,聚焦的是景點,遊客們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極限挑戰寶藏行2》倡導的是「深度遊」,聚焦的是寶藏,MC們需要深度參與到旅遊主題當中,對文化遺韻、民俗淵源才能產生深刻感受。

第四期的武夷山之行,就是以「深度遊」的邏輯進行總設計的:

這個「旅遊主題」,就是尋找寶藏版的《武夷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圖鑑》(共8本,但只有1本爲真),期間,讓MC們深度體驗《武夷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圖鑑》會出現的「正版」項目,包括了「武夷竹編」「茶百戲」「楓坡拔燭橋」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對於親歷者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人生體驗,能夠親身體驗到有着上百年、千年傳承的文化遺產中;對於旁觀者而言,這也是非常長見識的文娛內容,既有娛樂的笑點,也有文化的深度。比如,節目中就植入了很多福建茶文化的知識點,「斟茶只斟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在中國人的茶文化裏,講究很多。

也是一場生態遊——

生態遊是198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先提出的,其定義爲:

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而這,恰恰就成了本季節目「綠水青山公益季」的最佳註腳。

第五期的霞浦之行,就是以「生態遊」的邏輯進行總設計的:

先帶領MC們到了霞浦的第一個寶藏地——涵江灘塗,讓他們體驗一把「灘塗趕海」;

再帶領MC們到了生態升級改造基地——霞浦七星漁排,讓他們在這裏體驗「釣魚」「穿龍鬚菜」等的項目。

生態遊的快樂,是一種更高級的快樂,你是以一個保護者而不是入侵者的姿態進入到一個旅遊目的地,和當地的環境和諧相處,和當地的人們和諧相處。

因此,《極限挑戰寶藏行2》對於觀衆而言,是給了多一種選擇,在普通觀光遊的自由行之外,還有融深度遊與生態遊的寶藏行;

對於當地而言,如果可以把寶藏行研發成一套成熟的旅遊產品,則有可能給當地創造更多的綠色經濟效益。

不管對於遊客還是對於當地,這都是最實用主義的寶藏了。

 綠水青山——最現實主義的寶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就是最現實主義的寶藏——

這是人民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

這個理念,在2005年最初提出,又在後來的十餘年不斷髮展,如今,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爲基本國策。

因此,站在2021年的時間節點,以「綠水青山」之名的《極限挑戰寶藏行》,它一面面朝過去,展現這些年來,在這一基本國策之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於是,我們看到,在生態治理下的霞浦,如今漁業產值已經破百億。而在節目之中,我們所看到的在灘塗趕海能夠收穫頗豐,在漁排釣魚能看到魚兒肥美,在結束晚宴能有一桌子海鮮大餐,「物產富饒」背後的潛臺詞,正是「治理成功」。

於是,我們看到,在綠色升級下的庫布齊沙漠,憑藉着光伏產業園的建設,一年生產電力20億度,滿足了鄂爾多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三分之二人口一年的用電。並且,這不但有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可以有效阻擋風沙,可以發展生態農業,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種植、養殖。

一面面向未來,繼續把這個理念做得更加深入人心,繼續讓這個理念給全社會帶來更大效益:

因此,不同於常規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2》的節目主線索、主規則,都是圍繞生態保護來建構的。

比如第五期的霞浦之行,節目錄制分爲兩天,第一天是走暗線,表面規則是讓MC們相互博弈,輸者下車,贏者前行;實際規則則是計算他們在這一天中製造了多少對環境的潛在破壞值。第二天走明線,全天人物就是「歸零計劃」,對第一天的破壞值進行彌補——這是一種機制類的節目主線;

又如第二期的呼倫貝爾草原之行,以「狼」「羊」「草」的身份展開一系列遊戲,模擬呈現大草原上的生態平衡圖景——這則是一種角色扮演類的節目主線。

所以,通過不同機制、不同類型的節目主線,通過一整季的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2》萬變不離其宗地、潛移默化地不斷給觀衆灌輸着環保的理念、環保的價值,這就是在意識中不斷塑造觀衆的認知,形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共識。

它讓我們看到,目前已經很好,但是可以更好。

不能半途而廢,而要堅持踐行,這樣,綠水青山才能成爲人類永恆的寶藏。

人間美好——最浪漫主義的寶藏

世間最大的寶藏,其實,就在人心。

那麼,人心會在什麼時候變成寶藏?

當心存正念之時,當心無負累之時。

這便是爲什麼《極限挑戰寶藏行·綠水青山公益季》能夠挖掘出人們心中的寶藏——

 因爲「綠水青山」,所以心無負累。

在綠水青山之間,在充沛的負氧離子作用之下,人的狀態是最鬆弛的,同時,綠水青山帶來了金山銀山,人們的生活是在不斷進步、不斷提升的,既有自然之美,又無生活之憂,人們的心境是輕鬆的、愉悅的、有憧憬的。

因此,在寶藏行中遇見了很多「寶藏守護人」,比如霞浦灘塗教MC們趕海的漁民,他非常自豪、驕傲地說,「整個灘塗就是寶,我們霞浦的寶藏就是灘塗」,你會在他的言行中,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的正能量以及純粹的真性情。

因爲「公益」,所以心懷正念。

如果說,一個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公司的辦公室氛圍;那麼,一個節目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節目的錄製氛圍。

筆者猜想,正是因爲這檔綜藝主打「公益」,才加速了MC們之間的關係締結——

共同巡山、共同種樹、共同擦拭光伏板、共同尋找文化遺產......在一件件、一次次的公益挑戰中,有了何洛洛、張彬彬、王迅的「洛彬王組合」,有了賈乃亮和張彬彬的「師徒組合」,有了秦昊、王彥霖和黃明昊的小團魂「有一種愛,叫做永不放手」。

如今,年輕人的交友很多通過線上的交友軟件、線下的劇本殺,而《極限挑戰寶藏行2》則通過MC之間的交往,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的示範:也許你還可以通過一起「公益行」的方式交得新朋友。在這樣場景下交得的新朋友,人與人故事的開頭就是一個正念的、真摯的、美好的原點,由此也更有可能結得善緣。

所以,你在《極限挑戰寶藏行2》中,會感受到一種來自人性的光芒,溫暖的、淳樸的、正直的。這道光芒,比之金山銀山的光芒,有過之而無不及。

1號結語

其實,從第一季起,筆者就對這個模式有所關注。

不過,直到看到《極限挑戰寶藏行2》做到了福建站,才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寶藏行的寶藏之處——

原來,有些寶藏,甚至本地人都未必瞭解,何況全國觀衆?

那麼多的寶藏無人知、無人識,可不是就讓寶藏蒙塵了嗎?

而這,便是這檔節目的意義,通過國民綜藝,讓這些寶藏,不再埋沒,而能現世,並能影響與創造更大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