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非遺文化節

說起高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隨着紅高粱的播出,紅高粱又成了高密的代言,但是你不知道的高密還有很多寶貝。

高密有三賢四寶,其中聶家莊泥塑就是一寶,聶家莊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說的是姜莊鎮聶家莊的現狀和傳承文化遺產。

走在聶家莊的大街上你會發現,到處是批發泥塑的店鋪。

高密泥塑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隆慶、萬曆年間,這裏的農民就開始製作泥人了。

從清朝乾隆年間,聶家莊泥塑又借鑑了楊家埠年畫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和着色上有所創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動作,使聲音,色澤.動作等融爲一體.每逢山集,廟會都有賣泥玩具的.民間則流傳着“孩子哭.找他媽,他媽買個泥娃娃,逗得孩子樂哈哈”的民謠.可見當時泥玩具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它已經作爲一種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多次在國內外展出。


高密剪紙,山東省高密市傳統民間藝術三絕之一。其包括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花樣、喜花、春花、喪花等。它的流傳同高密農村的節令風俗有着密切的關係。窗花、門箋、燈花,便是在春節或元宵節時貼掛的。

高密剪紙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象徵性強,造型樸實誇張,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


撲灰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山東高密地區漢族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於清代。從現有的資料看,中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集中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三十多個村莊。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複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

撲灰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後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

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後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爲題材,深受民衆喜愛。

山東濰坊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是高密三絕之一,被譽爲"中國一絕"。

高密第四寶就是茂腔,茂腔歸屬於山東地方戲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民間說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礎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劇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爲聲腔系統。《辭海》藝術分冊載:"茂腔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在民間小唱'周姑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柳琴戲的音樂曲調和伴奏樂器而形成。"

在中國,源於民間的秧歌、花鼓、茶歌、花燈是文化中民間歌舞的四大派系。北方的秧歌早在宋代就盛極一時,在《東京夢華錄》、《揚州鼓吹詞》中均有記載。明代萬曆年間抄本《鉢中蓮》傳奇中對"山東姑娘腔"有了記載,清代李聲振在《百戲竹枝詞》中更有了具體描述:"齊劇也,亦名姑娘腔,以嗩吶節之,曲終必繞場宛轉,以盡其致。"這種表演形式與"本肘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基本相符,只是"本肘鼓"曲終以鑼鼓節之。"肘股子"還稱作"扭股子",指演員表演中扭動腰腿的形態,這與秧歌中"三彎九動十八態"的舞蹈動作相吻合。也有稱作"周姑子"的,這與傳說有關。說是清代初期,有一週姓還俗尼姑,聰明伶俐,能文善唱,經常以民間小調演唱人間不平,並將小調與流行於高密、諸城、安丘、臨沂等地的秧歌、花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聲腔廣爲流傳,引起農民羣衆特別是婦女的共鳴,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膾炙人口的"周姑子"調。此說曾得到研究者的承認,根據周貽白《中國戲曲論叢》記載,即認爲"周姑子"是"肘鼓子"的訛傳。 綜上所述,早期的茂腔是由花鼓秧歌發展、派生出的"肘股子"戲由西向東流傳,與當地的秧歌等民間演唱形式相融會,又結合本地的語言習俗、審美特徵衍化而成,也稱爲"本肘鼓"。"本肘鼓"又被稱爲"哦哈吆"、"老拐調",因其曲調而得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