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中国工笔画

王娟,笔名兰轩,西安市人。自幼受家庭薰陶,酷爱绘画。1960年至1962年在著名画家张义潜创办的西安艺苑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62年考入西安二轻干校学习工艺美术,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工笔绘画。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黄楼书画会副秘书长,天香阁牡丹画苑特约画家。老年大学任教多年,主教工笔人物、花鸟。

2004年参加“辉煌北京·第二届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大赛”,作品《宝黛悟情》《悠闲》荣获老年组美术类一等奖,并入选为2008北京奥运盛会的纪念画集《全国绘画楹联精品大观》,被授予“全国一级书画家和当代优秀书画人才”称号。2005年作品《鹰》荣获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党在我心中”书画大赛二等奖。《江山多娇》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书画展”,作品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图片载于纪念册。2008年部分作品入编《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陕西当代书画作品典藏》等。


      王娟老师创作此画,取自第三十八回众人咏菊的场面。

      咏菊还得从第三十七回中讲起,这年贾政被派到别处做官,因此宝玉更是任意旷荡,虚度光阴。一天,忽然收到探春的一幅花笺,邀请他与薛、林等建一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大家兴奋之极,纷纷取个别号助兴,钗、黛、探分别叫做“蘅芜君”、“潇湘妃子”和“蕉下客”,“稻香老农”李纨自荐为掌坛。大家议定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结果“怡红公子”宝玉压尾,而薛、林技高一筹。但李纨评含蓄浑厚的宝钗诗为首,令宝玉稍感不满。当晚宝玉忽然想起诗社应该有湘云参加才更有趣。第二天大早便催贾母派人接了她来。湘云初到时写的两首海棠诗就让大家赞叹惊服。兴奋之余,湘云要做东道再开一社。幸亏有宝钗帮忙计划,才能顺利实施。当晚,湘云就同宝钗在蘅芜苑安歇,商定做菊花诗。既要咏菊,又要赋诗。

      第三十八回,宝钗、湘云商议妥当,第二天湘云便请贾母等人赏桂花。来到藕香榭,贾母竟忆起自己少年时代的趣事,还提到一个叫“枕霞阁”的亭子。凤姐趁机说了几句笑话,逗得众人大笑。螃蟹煮好了,主子奴才喝酒吃蟹赏桂,好不热闹。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十二首菊花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菊谱,可以看做大观园女孩子的群芳谱。分别是《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十二个题目,七律,不限韵,诗题自选。

      大约一顿饭的工夫,大家把诗作交给李纨、迎春等人评判。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得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忆菊》

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咏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首诗中,直接描写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黛玉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似。咏菊,讴歌了菊花秀美、沁香、耐寒的优秀品质,也把菊花拟做自己。全诗对句工整,语言清秀艳丽婉转,被海棠诗社评为十二首菊花诗之冠。

《画菊》

薛宝钗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花鸟画是中国的一大分支,即使是寒冬腊月也能让室内生机盎然,宝钗这首诗里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用笔墨绘制菊花的情景。做完了诗,还不够,一定要挥毫作画,运用丹青妙笔,开始构思斟酌,下笔的时候,用泼墨的方法画出叶片,再攒出一片片带有双色的花瓣,这幅画不求形似,但求用墨色绘制出浓淡的菊花神采,手腕下的这些花朵仿佛有了香气:轻肌弱骨的花枝上,含珠裹露的菊花散发出浅浅的菊香,这可不是陶渊明在东篱种的真菊花,只是用来粘在屏风上,等到菊花凋谢后聊以自慰的画作。宝钗的这首诗,就是她平常画画的样子,中国古代绘画,自苏东坡之后,开始出现文人画,尤其是到了元代,文人画达到了顶峰,文人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诗书画结合,不求形似,而要表达文人的内心感受,宝钗诗中的这幅画,如果能配上下面黛玉的这首诗,就更完美了。

《问菊》

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残菊》

探春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这十二首菊花诗,从“忆菊”开始,到“残菊”结束,写的是由初始到极盛再衰败的整个过程。把花拟人,表达的是陵十二钗万艳同悲、千红一窟的悲惨命运及结局,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洁气。

      王娟老师的工笔红楼人物,充满着鲜明的古典氛围,其作品一个突出特点是她的以情用线,以意用笔,画中的红楼仕女超脱,文静,阴柔,典雅。笔法精细,设色浓丽,情节连贯,生动感人,王娟老师以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勾画出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画面,表现得耐人寻味,雅俗共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