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紅嬋到安娜,奧運冠軍恰是教育公平的典範 1 2

1

奧運會結束了,衆多一戰成名的奧運冠軍們,瞬間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

其實,每一個國際運動健將、世界頂尖高手,站在領獎臺的他們,都有比小說還驚心動魄的人生往事。

今天來把其中兩個很有特色的奧運冠軍放在一起比對。

你會發現,表面上看,14歲的中國跳水女運動員全紅嬋和30歲的奧地利自行車運動員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人,僅是通過奧運會被全世界熟知。這樣的盛況,並不是一些人常說的教育不公,恰是教育公平才能實現的。

要知道,參加奧運會的選手都是頂級的競技選手,這和我們一般大衆愛好的日常體育運動完全是兩個概念。

儘管大家都已熟知這兩位女性奧運冠軍,但此刻,還是很有必要再梳理一下,這兩人的比賽現狀和主要成長經歷。


2

當年僅十四歲的全紅嬋,站在了世界最高的舞臺上一跳成名,她立刻以強大的內心、精湛的技藝,成爲家喻戶曉的新一代跳水女皇!

很多人對十米單人跳臺的奧運冠軍全紅嬋讚歎無比,不僅技術上無懈可擊,實力上演水花消失術。

雖然中國跳水隊一直都有“夢之隊”之稱,跳水絕對是我們的實力項目,而十四歲的全紅嬋是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就如此驚豔。

她才14歲!就已經是奧運冠軍!還超越其他對手打破了世界紀錄!

7歲開始接受專業訓練的她,11歲進入廣東省隊,2020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冠軍賽,比賽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才把5個動作學會。

也許正是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態,每逢大賽她發揮異常穩定,對手越強她則遇強則強,小小年紀就有王者風範。

可隨着記者的採訪,她的回答,不斷被衆人放大,一些人的評論就有些變味兒了。

14歲,這麼小,不進行正規的學校教育,成爲沒有文化的人怎麼辦?

全爸爸真狠心,把那麼小的孩子送去學跳水,怎麼想的?

原來得奧運冠軍,就是爲了掙錢,這下全家終於改命了……

還有一些人,組團跑到全紅嬋的老家圍觀全紅嬋的家人,對其家人生活造成了困擾。

而且這些人關注的重點也很奇怪,就想看到全家人掙了多少錢,如何通過女兒奪冠一飛沖天的……

先不說這些人,說這些話、做這些事的心態到底怎樣,至少暴露出其對體育的輕視和對頂級競技體育曲解的功利心。

什麼叫做不接受學校教育,從小搞體育人生是缺失的?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就是要因材施教,讓每個人成爲更好的自己嗎?

任何領域的學習到了競技水平,都是金字塔塔尖的極少數人,爲什麼在這些人眼中,孩子參加基礎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是競賽,體育奧林匹克運動會就不是競賽,奧運冠軍的含金量還低了?

要知道,頂級高手都是需要天分的,沒有那種基礎和天分,你以爲省、市體工隊會以國家之力來培養運動員?

培養以國家之名參加世界最高難度的體育競技,就是因爲運動員家裏窮,供不起孩子上學?

真是想多了。

在這些人的認知裏,只有走常規的學校讀書之路,上學讀書的人就有好前程。

什麼叫做全爸爸爲了讓女兒改變家庭命運,讓這麼小的孩子學跳水,就不讓孩子在學校讀書了?至少目前,全紅嬋要想在學校裏讀書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不需要家裏花多少錢。

當然,如果想讓貧困家庭拿出大把的錢讓孩子上輔導班,通過砸鍋賣鐵讓孩子拼學科培訓的路,肯定做不到。

關鍵是沒有那個必要啊,再說學科輔導班也培訓不出來這樣的稀缺人才呀。

全紅嬋早早被專業人士發現了潛力,在年紀很小時,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與奮鬥方向併爲之努力,這是何等的幸運!

這纔是教育真正要實現的人生目標,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爲更好的自己。

學習苦不苦?苦。跳水苦不苦?當然也苦。

長期訓練一身傷病,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是家常便飯。四年一屆的奧運會,對於運動員來說,職業黃金生涯其實很短暫。

幸好14歲的她,就有這樣亮眼的成績單,這太讓人激動了!

一般來說,能進入專業隊都是國家和地方出資來培養的人才,這種機會實在是太難得,對個體來說,太需要實力和天分了。另外,還得孩子本身,真心喜歡這件事,才能夠堅持下去。

所以,千萬別用自己那點淺薄的認知,把全紅嬋這類天賦異稟的孩子耽誤了。

我相信,全紅嬋有這樣的成績,未來想進入中國或者世界最頂級的高校深造學習,都只是時間問題。

那些操心14歲的奧運冠軍書讀少了的人,怕是不知道奧運冠軍們,其實學習生涯是非常長的。對他們來講,基本都是未來的終身學習者。

而且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能在競技體育中獲得冠軍的人,都有一套獨特的學習方法和常人不具有的專注力。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閱歷豐富,他們往往在學習中也會形成自己的獨特心法,在持續自己的興趣領域裏不斷深耕。

現在有成績爲國爭光,未來有書讀爲己提升,這就是天才少女全紅嬋的成長之路。


3

再來看看30歲的奧地利自行車運動員安娜·基森霍夫。

她獨自一人蔘加奧運會女子公路自行車賽,沒有教練,沒有隊友,甚至沒有隊醫,作爲一個職業自行車運動員的安娜,嚴格來說,還是個新手。

因爲從2017年到現在,她並沒有參加過任何教練對她的專業訓練,而是自己做自己的教練,爲自己制定訓練計劃,提升戰術、包括如何搭配膳食等等……

當然,她還精通5門語言,是個數學博士後,在全球多個頂級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自行車運動是她的人生愛好。

安娜原計劃是參加這次奧運會,能進入前十五名的奮鬥目標,最終卻以絕對的優勢成了奧運冠軍。

還把最有實力摘金的該項目傳統優勢隊——荷蘭隊運動員,遠遠甩在第二。

有意思的是,由於安娜太過領先的成績,以至於第二名荷蘭運動員完全不知安娜的存在,一度還以爲自己奪冠了,直到知道冠軍另有其人,忍不住大聲問:“誰是安娜!”

安娜說自己從不迷信權威,自己做自己的教練。

針對這次東京奧運會,她已經準備了一年半時間,她還根據當時氣溫和沿途所有的點位,對自己進行過多次模擬訓練,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這樣的人不成功纔怪。

可這時又有人出來說,認爲這樣的博士後是天才頭腦,把體育當成了真正的熱愛,這纔是境界。

說這話的人,還是不懂競技體育。

其實在全世界最頂級的賽事上,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沒有人對自己從事的體育項目是不熱愛的。

沒有熱愛,是不可能有動力去堅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還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

熱愛只是成功的條件之一。

4

當全紅嬋說:“我是和自己比,不怕失敗,不放棄就好”,安娜也告訴大家:“不要放棄,堅持做適合你性格的事情,你只需要遵循你的直覺。”

你是不是也感覺到了,奧運冠軍不同的表達卻有相似的內核?

也正是因爲教育的公平,纔有機會讓我們看到樣本完全不同,成長環境完全不同的運動員,能夠在這樣一個頂級的舞臺上相遇。

教育公平這件事兒,恰恰就是讓大多數人,通過接受教育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讓那些少數擁有極高天賦的人,在世界頂級競技平臺相遇,本身就是教育公平實現的。

你覺得呢?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女性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15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個人微信公衆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選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