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作家》读书笔记(六)

事实上,清晨写作到第三天就遇到困境——无话可说。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原以为自己会坚持一段时间。现在想来,自己的确有一点盲目乐观了。我相信很多作家能够做到才思泉涌、下笔千言,我也相信如果自己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从另外角度分析既然作者敢于理直气壮地如此建议,那一定是被证明成功了的经验。但是,无话可说确确实实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原先我一直怀疑可能自己身体不适的缘故,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激情过后的平淡。既然无话可说,那就继续读书。今天读的是第十一章《学会重新看世界》,题目很新颖,重要的是,在这一章作者针对写作练习中无话可说的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当然,作者原话不是这样的说的,她的原话是“再次体验纯真的眼神”。作者希望我们“每天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再次体验像孩子一样,用纯真的眼睛观察世界。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让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时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大量这个世界。”你瞧,这个建议其实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的建议我们的。但是,我们似乎更喜欢新奇的事物,更加愿意关注那些陌生的城镇或者陌生的国度,对于身边习以为常的的东西往往视若无睹。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五岁的孩童”或者我们有了太多的思虑,眼神失去纯真的缘故吧!所以,观察生活,首先我们得学会“置身事外”,让自己成为客观公正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也许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被自己发现而已。

如果说第一条建议,是作者对观察者的定位,那么第二条建议就是具体的观察方法。“在十五分钟时间内,目光所及,你都要专心致志,并且要描述你看到的每一件事每一样东西。”“比如,大街上的车辆,外表是什么颜色?车们入口在什么地方?他是有一个售票员和一个司机还是只有一个司机兼售票员?车身、地板、作为还有广告招贴画是什么颜色?......”作者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在引导我们,什么样的观察才是有效果的观察,如何仔细观察你那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身边的事物?如何从身边获取写作所需的素材。最后,作者说明了这样训练的好处:1.让你在交给无意识控制之前,把看到的景象确定为文字;2.为防止很多可用的素材从指间溜走。

原来“真正的天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某种天赋,而是他们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善于观察,更善于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不同之处,并且借此“激活头脑中不易察觉的的记忆”。而我们欠缺的就是这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