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讀書筆札丨莊子 外篇 在宥(二)

《莊子·在宥》篇,是莊子外篇的第四篇,主旨提出任由天下自然發展,任由人的生命的真實情態自然呈現。

續 第二章

通過老聃回答崔瞿,何謂人心的問題,闡述仁義擾亂人心,提出絕聖棄知,天下方能太平。

1.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強,廉劌雕琢,

崔瞿向老聃請教:不治理天下,怎麼能使人心向善?老聃答:你要謹慎,不可擾亂人心。人心壓抑則消沉,推進則高昂,在消沉與高昂之間受累,柔弱又剛強,圓融又棱角分明,

2.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 ;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熱情時如焦火,低落時似寒冰,內心變化迅速,轉眼巡遊四海之外。靜處時寧靜似深淵,活動時騰躍高天。驕縱不羈,唯人心。

3.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爲仁義,矜其血氣以規法度。

昔日黃帝實行仁義,擾亂了人心,堯、舜勞累致腿無肉、脛無毛,以養育天下大衆,愁勞心力推行仁義,耗費心血制定法度。

4.然猶有不勝也。堯於是放囗調節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

然而仍未能治理好天下。堯將讙兜放逐崇山,將三苗放逐三峗,將共工放逐幽都,這是未治理好天下的佐證。

5.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

至夏、商、週三代,天下已大亂,下有夏桀、盜跖之徒,上有曾參、史鰌之輩,儒家、墨家爭辯紛起。

6.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

於是,或喜或怒互爲猜疑,或愚或智互爲欺詐,或善或惡互爲責難,或妄或信互爲譏諷,天下逐漸衰敗;共同的天性分歧,導致人的本性散亂;

7.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於是乎斤鋸制焉,繩墨殺焉,錐鑿決焉。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

天下好巧智,致百姓多紛爭。於是,拿出斧鋸來制裁,用繩墨去規範,用錐鑿去懲處。天下大亂,罪在擾亂了人心。

8.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 ,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意,甚矣哉!

故,賢者隱居高山深谷之下,而帝王則憂心戰慄於朝堂之上。當今之世,身首異處者各處堆積,鐐腳銬手者互爲推攘,受刑傷殘者舉目皆是,而儒家墨家奮力爭辯於枷鎖之間。唉,太不可理喻!

9.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爲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爲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爲桀、跖嚆矢也!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他們不知慚愧又不知羞恥,竟達如此地步!我不知所謂的聖智,不是鐐銬上用來鎖緊的栓木?所謂的仁義,不是枷鎖上套人的孔洞?又怎知,曾參、史鰌之輩不是夏桀、盜跖的先導?所以說,斷絕聖智,擯棄巧知,天下才太平。

第三章

通過黃帝向廣成子請教,如何治理天下,如何長生的問題,闡述至道的精髓。

1.黃帝立爲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羣生,爲之奈何?

黃帝在位天子十九年,詔令通行天下,聽聞廣成子住在崆峒山上,特意前往拜見,說:我聽聞先生已達至道的境界,敢問至道的精髓。我想獲取天地的靈氣,來助五穀生長,養育民衆。我又想能掌管陰陽,來化育一切生命,對此將如何做?

2.廣成子曰 :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廣成子說:你所想問的,是萬物的根本;你所想掌管的,是萬物的末節。自從你治理天下,雲氣不等聚集就下起雨,草木不等枯黃就凋零,日月之光也逐漸晦暗。而小人的心是那般淺薄,又怎有資格談論大道!

3.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 居三月,復往邀之。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黃帝回去後,棄朝政,築靜室,坐臥潔白茅草,閒居三個月,再次前往求教。廣成子朝南而臥,黃帝膝行向前,叩首請教:聽聞先生已通曉至道,敢問:如何修身,纔可活長久?

4.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廣成子挺身而起,說:問得好,來,我告訴你至道:至道的精髓,幽深渺遠;至道的極致,沉寂淵默。不用視、聽,保持寧靜,身體自然長生。

5.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保持平和、清靜,不勞累身形,不耗費精神,如此就可長生。眼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這樣你的精神定能持守你的身體,身體就可長生。

6.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爲敗。我爲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爲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持守內在虛靜,閉塞外界紛擾,多智巧招敗亡。我幫你達到最光明的境地,直達至陽的本源。我幫你跨入幽深渺遠之門,直達至陰的本源。

7.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天地各司其職,陰陽各居其所。謹慎守護你的身形,萬物會自行生長。我持守一體,使之處於和諧中,故我修身至今已一千二百年,而我的身形還未衰老。黃帝再次叩首說: 先生真可謂天人合一了!

8.廣成子曰:來!餘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爲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爲有極。得吾道者,上爲皇而下爲王 ;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爲土。

廣成子說:來,我告訴你,宇宙的事物無窮盡,而人們卻認爲有終結;宇宙的事物深不可測,而人們卻認爲有極限。得道之人,上可爲皇,下可爲王;不能得道者,上只能見日月之光,下只會化爲塵土。

9.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餘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爲常。 當我緡乎,遠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萬物皆生長於土地,又迴歸土地,故我將離去,進入無窮盡的領域,遨遊在無垠的原野。我與日月同光,與天地共存。順適當下,過往如煙!人終歸逝去,而我獨存。

備註: 此篇整理於二0二一年 八月讀書筆札。

附言:

視頻中看到了雪山山頂的日出、飛流直下的瀑布… 好巧。之前的視頻️看到了雲天、水流、夕陽、星空…廣闊天地,盡在眼底。

那部電影暫時還沒法觀看,今晚五星連珠,不知能否看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