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人關注的縣,到底是誰的悲哀

       今天抖音又刷出衛輝燒酒營村,衛河南岸14個村莊,唯一一個沒有淹的村,村幹部帶領村民英勇抗洪保衛家園的事蹟讓人感動。事蹟是真的,可地方所屬卻不是衛輝,燒酒營是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小河鎮衛河南岸的一個村子。這個村從河南發洪水開始就一直在抗洪,村裏的老人、孩子、婦女撤離後,村幹部和村子裏的壯勞力一直留在河堤上與洪災做鬥爭,外邊的洪水漲一寸,攔截洪水的堤壩就長兩寸,他們用手、用肩、用臂膀,堆積一袋一袋的泥土,與洪水搶時間,保衛自己的家。


       浚縣因爲泄洪,受災嚴重,在各鄉鎮、各村都湧現了感人的事蹟,小河鎮黨委書記在得知泄洪消息時忍不住痛哭,王莊鎮黨委書記聲音哽咽說苦不怕、累不怕,就怕鄉親們不理解,小河鎮吳擺渡村支書拍着胸脯說哭着大喊,帶着村民三天三夜堅守在河堤上,現在咱這家沒保住,苗淹完了,最後又撤退了,我愧對全村的父老鄉親啊!在這次洪災中,這樣的村幹部還有很多,不知從哪裏開始誤傳的,小河鎮黨委書記變成了新鄉某鎮黨委書記,吳擺渡村也成了新鄉吳擺渡村。浚縣人民都是低調樸實的百姓,受災了,他們默默承受,甚至連求助信息都很少發,他們沒想借洪災出名,他們甚至羞於公開自己所受的災難。至於洪災中湧現的抗洪正能量,只是百姓們的真情流露,面對洪災,他們從沒認慫,當上級通知泄洪,他們含着眼淚扒開曾經堅守的河堤,委屈壓着、憋着,老實的浚縣百姓,自己都犧牲那麼多了,吼幾嗓子只是說出內心的感受。村民自發地用手機記錄了這感人的時刻,被傳到網上也許當事人自己都不知情,誤傳信息也許只是網友不瞭解情況,豫北地區本來都距離不遠,新鄉比鶴壁名氣大,衛輝是個小城市,但也比浚縣有名氣。但這真的讓人覺得有點悲哀。

       浚縣是古時的黎陽,有“黎陽收,顧九州”的美譽,浚縣大佛號稱中國摩崖石刻造像“第一大佛”,八丈佛爺,七丈樓,在周邊很有名氣,但外邊人卻不知道。我去過洛陽的龍門石窟,同樣是摩崖造像,龍門石窟的名氣就大的多,而浚縣大佛比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多。九十年代去外省求學,有人問我是河南哪裏的,我說是鶴壁的,別人不知道鶴壁在河南的什麼方位,又說離新鄉近,對方立馬就說知道了。鶴壁在河南本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浚縣的宣傳更是不夠,即使這次洪災如此嚴重,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馬上被新的新聞熱點覆蓋。每次災難,大家聽到最多的是省、市的名字,而真正受災嚴重的是確實那些沒人知道名字的小村莊,是千千萬萬沒有留下名字的普通老百姓,他們是災難的直接承受者,他們是掙扎在災區一線等待救援的普通身軀。

        如今雖然洪水退去,但留下來的水已經在發臭、發黑,蚊子、蒼蠅滋生,進水的村子裏到處是淤泥和垃圾,沒水沒電,生活環境極差。雖然已經立秋,但天氣還很炎熱。有些村民已經返回村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不免讓人擔心。村子雖然有消殺,但消殺次數不夠,短時間內要與大量的蚊子、蒼蠅共生存,這些小東西都是傳播疾病的高手。洪水過去,寸草不生,本是要豐收的季節,地裏卻一片狼藉,一顆玉米都沒有了,草也枯死了。有些低窪的地方水還沒有退,秋苗是沒有了,能不能按時種麥子還不知道。損失到底有多大,只有真的恢復正常了才知道。視莊稼如命的百姓們,內心的傷痛無以言表。重建家園,恢復生活日常,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今說災情過去爲時尚早,什麼時候家園恢復了,每家每戶都燃起了炊煙,纔算是真的挺過了災難。


       寫稿時得知,在外逃難的哥哥姐姐們已經回家,有些村裏通了電,有些村說明天通電。飲用水要到小河鎮去拉,村裏信號不好,電話時斷時續。投親靠友的日子,無論條件多好,終究不是自己的家。家裏的條件雖然還很差,但還是想回來。漂泊在外的日子,心裏時刻都在惦記着處於災難中的家。政府給村民的補貼已經陸續到賬,有些村一人補了3000多,有些村一人補了1000多。這只是一部分的補貼,相信後續的田地損失、房屋損失和家電傢俱損失都會有的,勤勞、大義的浚縣百姓也一定能迎來美好的新生活。祈禱災難早日過去,祈禱家鄉的百姓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祈禱鄉親們除去愁容,迎來笑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