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finds a way.

影院裏每天都會有新的電影上映,觀衆席裏坐着的都是誰和誰呢?

好像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當然影院老闆會關心,但他們關心的也只是每天是否座無虛席。

嗯,對於喜歡看經典的我來說,我不認識影院老闆,影院老闆也不認識我。


00


前幾天重溫了幾年前的《侏羅紀世界》系列和二十幾年前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

他們講述的都是一羣資本家和一羣科學家一起利用現代科技和高端設備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恐龍——復生於現代社會,以此爲前提,展開了正派和反派關於倫理、科技、利益、環境等等複雜的劇情。

老實說,科幻加冒險的題材,真的很吸引人。每部電影都有小朋友的重頭戲,這也是很吸引我的一點。

論電影的特效和震撼力,《侏羅紀世界》系列穩贏,但是對於整體的感覺,我個人還是更喜歡《侏羅紀公園》系列。

此觀點僅代表一家之言,“感覺”這個東西,在這個時候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些東西......當然,下筆之前,我看過很多相關影評,褒貶不一。


01


視覺享受者爲電影特效而震撼,恐龍模型的逼真、場景的還原度等可圈可點;偶像崇拜者爲角色的演技炸裂而擊掌,貪婪的嘴臉、恐懼的心理無一不被他們演繹地淋漓盡致……

當然了,也有吐槽劇情老掉牙的,說是人類一次又一次和自己製造出來的食肉恐龍的大作戰;還有說劇情簡直就是說得過去的兒童假想......有兩點容我強調一下下:

其一、科技一直是把雙刃劍!

科技的力量從來毋庸置疑,會看到影片裏的生物技術和遺傳學基因工程雖然談不上頂配,也可以叫一個高配了。

還有裏面的通訊設備、電網系統等,哪一個不是肉眼可見的“哇塞”?

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可以克隆恐龍,那麼自然也可以克隆人了(的的確確,如果夠細心,會發現《世界2》中梅西·洛克伍德就是一個克隆小女孩)。

聰明的人類發現了大自然的祕密,但是隻有智慧的人類纔會用這些祕密來造福自身的同時還能保全大自然。

電影裏面有一種表達手法叫做“致敬鏡頭”,所以好的電影,情景再現從來就不是劇情老套;銘記歷史也從來不止是爲了記住屈辱。

但願揮舞這把劍的,是一個擁有超羣智慧的英雄。

其二、世界從來不被誰主宰!

恐龍曾經稱霸地球,但是也沒有逃過大自然的選擇;病/毒肆虐的年代,所有生物都奄奄一息;任何生物入侵的現象,最終也會因爲種羣密度制約給消化掉……

我承認,我分分鐘就被迅猛龍圈粉了,但是迅猛龍不是世界的主宰,暴虐迅猛龍也不是;人類不是,資本家更不是;“阿爾法”不是,當然了,“德爾塔”也不是……

所以,如果不能像飛船一樣和太陽肩並肩,也不能像蟻人(也是一個強推的電影系列)一樣和納米物質排排坐,就請保持敬畏,時刻自省,大家好纔是真的好!


02


溫故而知新,再寫一點點。希望可以和同喜歡這個系列電影的朋友交流一下下~

#好喜歡這樣的專家!

我想起了自己中學時代的一個瞬間:

那時候是高考的複習階段,語文的複習會從拼音開始,然後到字詞等。

就在覆盤字詞的時候,劉老講到一個多音字,具體是哪個字我忘了,就記得劉老說本來這個字不是多音字的,但是呢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專家們是不是喫飽了撐得沒事兒幹了,平白無故增加一線老師和高考學子的負擔巴拉巴拉......

我無意詆譭我的語文老師,一度我也這麼認爲的,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感到汗顏~

看《侏羅紀》系列的電影,我真的完完全全地被他們的個人魅力折服了。

《公園1》裏一隻三角龍生病了,植物學家塞特勒博士爲了找到具體原因,戴着手套伸進三角龍的排泄物裏找有毒的植物果實種子,被同行的數學家馬爾科姆博士數落道:“She must be crazy!”

而這位數學家則在和公園創始人約翰·哈蒙德有關恐龍的爭論中發表了“既然地球選擇了恐龍,又拋棄了他們”“你們這些資本家的行爲簡直就是強暴大自然”這樣犀利的見解。

《公園3》裏資深考古專家格蘭特博士面對得意門生比利·布倫南無意盜取恐龍蛋的行爲,恨鐵不成鋼地厲聲訓斥......

《世界1》裏動物行爲學家歐文三番五次地否決霍斯金斯想把恐龍運用到軍/事/戰/爭中的想法,一心只想訓練和保護聰明的迅猛龍……

會發現,他們對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很純粹的堅持,因爲有時間和精力的注入,所以也有濃厚的情感。

這種熱愛和專注,是今天我們中的大多數所缺失的寶貴品質,也包括我。

最可怕的並不是我們缺失了這些寶貴的東西,而是我們在自己缺失的狀態下卻還在嘲諷擁有這些品質的人……

我們平凡着,碌碌無爲着,卻又不甘平凡;我們雖不甘平凡,卻依舊無所作爲,還在怨天尤人。

可怕,太可怕了。

話說回來,遺傳工程師、基因學家亨利·吳(吳博士)掌握着恐龍繁殖的技術,一邊人模人樣地做着改變世界的基因工程,另一邊卻和一羣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做着見不得人的勾當……

甚至在米爾斯拍賣尚不成熟的實驗品暴虐迅猛龍時,也在利益面前敗下陣來……

作爲俗人一個,當我們站在世俗的角度看專家,總是會考慮很多功利的東西,會帶點攻擊性的情緒去下論斷,說專家是“磚家”,而這種說法只適合“吳博士們”。

我們應該爲“歐文們”“格蘭特們”和“賽特勒們”豎起大拇指,與此同時,也應該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切忌越俎代庖。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開頭我有提到過,每部電影都有小朋友的參與,這是很吸引我的地方。

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

影片中恐龍的各種場景,都是用電子模型或者虛擬物體來實現拍攝效果的,所以恐龍——這個遠遠早於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對於人類而言,永遠都只能是活在想象中。

我想這也是整個系列的電影有一些負面評價的原因之一吧,但我敢單方面判定,發出“完全過得去的兒童空想”“當影片結束時,它就走向了滅絕”這樣評價的一定是大人,一定是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個小朋友的大人。

電影裏很多畫面,的確很血腥很嚇人,所以感興趣的小朋友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觀看。

《公園1》裏的麗克斯雖然性格文靜,但卻是一個電腦軟件天才,危機時刻破除唯利是圖的計算機程序員丹尼斯·納德利設置的程序;蒂姆喜歡探險,看完了資深考古學家格蘭特博士所著的書籍,遇到偶像後站在偶像面前毫不膽怯,十萬個爲什麼不停斷,還很有自己的想法。

《公園2》的凱麗·馬爾科姆是個體操隊員,因爲對恐龍充滿了好奇,隨數學家父親伊恩·馬爾科夫一同前往目的島嶼索納島。(這部裏的小朋友描述最少,因爲沒看完……但肯定是個好姑娘!)

《公園3》的艾瑞克·柯比因爲一次海上飛帆事故,意外墜入恐龍生活的桑納島,憑藉着對恐龍的瞭解和自己的智慧成功避險並活到格蘭特博士一行人八個禮拜後的到來,後面爲博士脫險等,和大家同行與恐龍鬥智鬥勇。

《世界1》中扎克帶着弟弟格雷一同前往侏羅紀公園遊玩,雖然有點一意孤行,但遇到事故後帶着弟弟格雷逃跑,半路和弟弟一起修理好意外發現的遺棄多年的小汽車,最終成功脫險。而弟弟格雷呢,協助哥哥扎克修理好了汽車不說,後面面對聰明的狂暴龍,向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高管也就是他們的姨媽克萊爾提議放出霸王龍,用“更多的牙齒”來和狂暴龍pk,最終解決危機。

《世界2》中梅西·洛克伍德對恐龍充滿了好奇,當她發現了外公本傑明的助手米爾斯邪惡陰謀的蛛絲馬跡後,告訴了動物行爲學家歐文和非營利性恐龍保護組織負責人克萊爾(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前高管 ),並和他們一起阻止了米爾斯的陰謀,最後反派角色自食其果。

發現沒有?小朋友們都很可愛,對大自然的嚮往,對知識的渴求,內心純潔,思想清明,因爲愛而去愛......如果這些是天性使然,那麼有一點我不得不提到:

哪怕由於恐懼失去控制的驚慌尖叫會引來食肉恐龍的攻擊,小朋友身邊的大人們(除了某些所謂的資本家)也不會居高臨下地立馬去責備,而是和小朋友一起想辦法(雖然辦法就是“Be quiet!”和“Run!”)、順帶灌輸專業知識、鼓勵小朋友並給他們勇氣......

大人和小朋友的相處模式,以及他們一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樣子,真的很酷!

爲什麼這麼驚悚的場景導演要給小朋友這麼多鏡頭?我想,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普通的小孩,他們很可能就是未來的數學家、計算機程序員、遺傳工程師……

當親眼看到眼前的大人們製造出來的世界,給人類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時,他們一定一定會去思考些什麼的。

我一直都很羨慕歐美國家的教育體制,不是崇洋媚外哈,就那種尊重個體、允許個體不一樣的思想,爲未來提供了無限的自由。

希望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教培事件,能夠讓相關人員進行深刻的反思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條道路註定會走得很艱辛……突然覺得自己有點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感覺,可是我就是對咱們國家有這個信心啊~


03


題目是《公園1》裏面的一句臺詞,很喜歡,當然它也很經典。

翻譯把它直譯爲“生命找到了出路”,我更願意把它譯作“生命自有其法”。何止生命,萬事萬物都有它的運作規律。

大自然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