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鵰英雄傳》爲什麼吸引人?因爲用了這種模式

/杜豆豆


什麼樣的結構,能讓你的故事更爲引人入勝?

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地文學與民間傳說後,在《千面英雄》這本書,發佈了他的發現:

“ 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幾個常見的結構組成的,它們出現在各國的神話、童話故事、戲劇和電影裏。不管是否出於自覺——它們都遵循着古代神話的模式,而且所有的故事,從最粗陋的笑話到最陽春白雪的文學,都可以用“英雄之旅”的視角來解讀。”

這一“英雄之旅”的模型,被他稱爲“英雄敘事模型”。

“英雄之旅”模型,由一次旅程,兩個世界,三幕劇,十二個組成部分構成。

一次旅程:發現自己、活出自己的旅程。

兩個世界:平凡世界和非凡世界。

三幕劇:出發、被傳授奧祕、歸來。

十二個組成部分:正常世界,冒險召喚,拒斥召喚,遇見導師,越過第一道邊界,考驗、夥伴、敵人,接近深層的洞穴,核心的磨難,報酬,返回的路,復活,攜萬能藥迴歸。

串聯起來,我們可以這樣概括:

英雄出場在【正常世界】裏——他接到【冒險召喚】——起先他【遲疑】或者【拒斥召喚】——但是他得到【導師】的激勵——從而【越過第一道邊界】而進入了【非常世界】——然後他遇到了【考驗、夥伴和敵人】——【接近最深的洞穴】,越過第二道邊界——通過【核心的磨難】——他獲得了【報酬】並且——在向正常世界【返回的路】上受到追逐——他越過第三道邊界,經歷了【復活】,被經歷所改變——他帶着實惠、寶物,或者【攜萬能藥迴歸】,讓正常世界獲益。

在武俠小說中,我們常會見到類似的結構。以下,我們以《射鵰英雄傳》爲例,簡要分析一下:

1、英雄出場在一個正常世界裏:郭靖在大漠中和母親平靜地生活.....

2、他接到冒險召喚:某一天,江南七怪找到了他,他才得知自己身世以及揹負的家仇國恨,從此要踏上覆仇之路.....

3、起先他遲疑或者拒絕、排斥召喚:他天資愚鈍,武功總是未見長進,很是苦惱.....

4、他會遇到導師,導師會激勵他:後來偶遇全真派馬鈺傳授上乘內功,武功漸有所成.....

5、越過第一道邊界,進入非常世界:於是出大漠,來到江南,欲報家仇國恨.....

6、遇到考驗、夥伴和敵人:在尋找仇人的路上,郭靖經歷了一路奇遇,吞寶蛇血變得無毒不侵,得到《九陰真經》下半部,邂逅相愛之人黃蓉,兩人攜手去報仇,被洪七公傳授了降龍十八掌,被老頑童周伯通傳授絕技和《九陰真經》祕笈,並在江湖上有了名氣.....

7、接近最深的洞穴,越過第二道邊界:柯鎮惡述說五怪被黃藥師殺害,師傅被戀人的父親殺害,郭靖陷入兩難.....

8、通過磨難:英雄很痛苦,與戀人反目爲仇.....

9、他獲得了報酬(寶物、解藥、方法等)並且:終於,黃蓉用計謀揭露了黃藥師被嫁禍的真相,兩人又站在了一起,要聯手報家仇國恨.....

10、在向正常世界返回的路上受到追逐:一路上,遇到各種反派的阻撓.....

11、他越過第三道邊界,經歷了復活,並被經歷所改變:郭靖到處找黃蓉不得,遇到鐵木真,遂請命出征,經歷一番血戰,在黃蓉暗中幫助下,生擒完顏洪烈,終報殺父之仇。但鐵木真卻向他提出了更大的野心,要攻打南宋,英雄郭靖沒有領命.....

12、他帶着寶物或者攜帶萬能藥迴歸,讓正常世界獲益:郭靖前往華山論劍,與黃蓉重逢。兩人拜別臨死的鐵木真,攜手而去,迴歸中原人的世界……

這就是“英雄之旅”的典型敘事模式,掌握這個模式,你就能寫出一部引人入勝的英雄小說了。

  (本文結束)

陪孩子一起快樂讀書吧!我是杜豆豆,兩個孩子的媽媽,愛讀書、愛碼字,歡迎關注我,在讀書的路上快樂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