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鞋與風鞋》:有一個會講故事的爸爸,真是幸福

/杜豆豆

單聽《火鞋與風鞋》這個書名,很難猜到,這是一本寫成長的書。但它真的,就是一本寫七歲小孩子心靈成長的書。

這個七歲孩子,名字叫做提姆,因爲又矮又胖又窮,他悲傷得不能自拔,他不能接受這麼倒黴的自己。怎麼辦呢?他聰明的爸爸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生日那天,送給他一雙新鞋,並且宣佈,在假期,將由爸爸帶他一起,一路給人修鞋,來一場長途旅行。

這次旅行,讓小提姆發生了巨大改變。他開始有了戰勝自我的勇氣,並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足,笑對人生,最終完成了一場心靈成長之旅。

那麼,作者是怎樣描寫小提姆在這場旅行中的成長呢?

他採用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主題的表達:學會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

旅行前,提姆最大的煩惱就是自己又胖又矮,還總是被人嘲笑,他氣憤地對爸爸說:

“ 我不想要新的名字,我就是不想再當我自己了,我想變成另外一個男孩!”

可是,在和風鞋老爸經歷了一場冒險旅行後,他終於學會了接受自己的不足,成了樂觀自信的小男子漢。

你瞧,他會灑脫地對風鞋老爸說:

“你想到哪兒去了,風鞋?難道我會希望自己長得像你一樣高大嗎?或者更高一些?還是說,我會期待自己長出藍色的頭髮,我纔不會那麼做呢,我不會那麼做的!”

和爸爸在旅行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讓提姆發生着變化。

比如,克服對小河的害怕;被奶牛拖進森林;不再害怕黑暗,還發現了星空的美麗;不再總是愛生氣等等。

不過,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提姆把自己悄悄離開爸爸身邊差點迷路的事情,編成《兩隻遊隼的故事》那一段。最後,爸爸還順着提姆這個故事,編出了更感人的結尾:

遊隼爸爸對遊隼兒子說:“等到以後你長大的時候,你就要獨自飛到更遠的地方,那時候你不再害怕幽暗的森林和黑色的湖水,你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可現在你還得待在我的身邊。”

從這樣溫情的表述中,我似乎都能看到這對父子甜蜜幸福的相視而笑。

這就是故事的魅力,不用說教,自然心有靈犀。

這本《火鞋與風鞋》有15章,在總體結構佈局上,其實倒沒什麼特別新奇之處。像所有的好故事一樣,在創作主人公的成長之旅時,作者採用了傳統的四段結構:

第一部分,是作者的故事背景佈局;

第二部分,是主人公對佈局中發生的衝突做出的反應;

第三部分,是主人公的抗爭和改變。

第四部分對問題的解決,是主人公終於克服心魔,成長起來,圓滿大結局。

但它有一個特別獨特的寫作技法,或者說是教育方法,特別值得學習。那就是“大故事套小故事”。

在整本書中,每當提姆遇到煩惱,爸爸從來都不會生硬地說教,幾乎所有的道理,都是通過故事的方式,講給小提姆聽,讓提姆自己來找尋答案,悟出道理。

比如,提姆在生日前很心急,爸爸就給他講了一個蠢男人天天過生日的故事,提姆聽完後覺得這個人真可憐,很快就安心睡覺了;

提姆到河邊不敢過河,一不小心掉到了河裏,生氣爸爸不幫他, 爸爸講了一個老魚的故事,一下子就轉變了提姆的情緒;

提姆不敢過黑暗的森林,爸爸就講了一個黑暗和星星的故事,讓提姆明白了黑暗的美麗.....

這些故事,個個都生動鮮活,像是隨手拈來,卻又是那麼貼切。

有這麼一個會講故事的爸爸,小提姆真是幸福。

(本文結束)

陪孩子一起快樂讀書吧!我是杜豆豆,兩個孩子的媽媽,愛讀書、愛碼字,歡迎關注我,在讀書的路上快樂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