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道雜之

秦始皇採用法家理論治理國家,以至於統一六國後不得民心而國家崩潰,漢武帝開始永“霸王道雜之”的統治理念,給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做了良好開端,華夏民族最終融合成了漢族人。這個內容我讀自《歷史的榮耀:中央帝國的時運,鐵血與霸業》裏的開篇。

然而,從周朝到春秋戰國再到秦漢這個歷史區間內,卻不能脫離歷史的大環境來看待這種政策的優劣,只能說是非常之時,非常之法。後來蒙古鐵騎踏遍亞歐大陸,動輒屠城滅國,絲毫未見有仁義之舉,唯有霸王之舉,何也?

當年紂王暴虐,周滅之,自然要施仁政以代之,則民無不感恩相從。到了春秋戰國,禮儀崩壞,攻伐兼併,毫無廉恥之心,秦以霸王之力蕩之,酷法治之,也似無大錯。而後祖龍崩,秦國滅,也僅僅是祖龍不在,法令失衡,以致天下大亂。似乎也與制度無關,而源於國本動搖。

漢滅秦,此時天下苦於征戰,又間或戰國餘燼,勢必要恩威並施,至武帝宣帝依舊酷法嚴令,實則不得已耳。再後來天下已定,漢祚基穩,自然寬法重仁,崇尚黃老。然而民心善變,至東漢末年,形勢又變,然漢室衰微,有良將而不用,有謀臣至邊緣。

制度不能順應環境,而矛盾尖銳,黃巾蜂起,旋即內鬥傾軋以致三國鼎立。非必儒學法令,是否變通而已!

至於霸王道雜之,只不過是封建統治者夠聰明順應時事,手段高妙而已。不過該書寫作風格細膩,史料充足精到,唯有大局觀略顯狹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