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愛是缺一不可的元素

說到原生家庭,我立馬就想到了蘇童的小說《婦女生活》。這部小說對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講的是淋漓盡致,分別以三代人的生活,隨着社會的變遷,她們各自由於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做出的不同於別人的抉擇,她們的悲劇是不幸的原生家庭造成的。

原生家庭這個詞,我是從心理學雜誌上看到的,所以也覺得跟一個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關係。就這部小說來看,第一代是嫺。

嫺十八歲,父親早死,母親經營着父親留下來的照相館,生意不怎麼好。嫺畢業後,對照相館不感興趣,就忙着追星,追的是阮玲玉那個時代的電影明星,還夢想着要要當一個電影明星。母親要嫺不要再去看電影了,代替辭掉的人站櫃檯,嫺遇到了那個改變她人生的香港老闆。

老闆“慧眼識珠”,讓嫺拍了一部電影,同時也玩弄了嫺的感情,最後拋棄嫺。嫺大着肚子,萬般無奈回到了母親家裏,遭到母親的奚落!嫺在養孩子的空閒裏,與母親的情人勾搭在一起,氣死了母親,從此孤單一人養育她並不愛的芝。

嫺覺得是芝害了她,不是芝的到來,香港老闆一定還會繼續要她演電影,她會想阮玲玉一樣的大紅大紫,但實際上,老闆只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渣男而已,人家有妻子。

芝在母親不愛的環境里長大,叛逆,冷漠,孤僻,與母親也沒有太深的感情。長大後與同廠的鄒傑相愛,母親卻嫌鄒傑家境不好,要芝遠離。芝與三觀不合的母親大吵一架被趕出家門,無奈求助於鄒傑,不久便和鄒傑結婚了。

芝在母親冷漠自私的態度下,離開家,無依無靠,只能依靠還不是丈夫的鄒傑。做爲母親的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認爲鄒傑家境不好,芝和他不會幸福,而沒有真切爲芝着想,她趕走了芝,就意味着把芝送到了鄒傑身邊,讓自己的女兒顏面無光,註定不被夫家看得起。

結婚後的芝與婆婆和小姑子不睦,就搬回了嫺的家裏。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芝不能生育,爲此,患上了精神病,自殺未遂。鄒傑去孤兒院領養了一個女孩蕭,芝卻不喜歡是女孩的蕭,她喜歡男孩。

鄒傑因爲長期壓抑,欲猥褻長大的蕭,被芝發現,鄒傑臥軌自殺,芝每週三對着鐵軌悼念鄒傑,病情加重,被蕭送往精神病院!

蕭與小杜不得已結婚,但並不相愛。蕭爲了買上更多家用電器,對生活進行了極強的管控,也不許小杜抽菸。小杜常因爲蹭同事的煙抽,覺得很沒面子。嚴重的壓抑後,小杜在外面找了女人,被蕭發現。

兩人爭執中,小杜說出了蕭和養父鄒傑的醜事。蕭沒有辯解,只是恨毒了小杜,發誓要報復小杜。

蕭打算在孩子出生後就和小杜離婚。得知會早產時,就約了小杜,半夜,想殺了小杜,提前到來的分娩痛阻止了這一切。

這就是整個故事,三代女人三個故事,都以悲劇收場。在這三個故事中,我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愛”,主人公都是在母親不愛的時候,做出的不正確的選擇,導致了不幸的婚姻,以及在不愛的環境中,身心發育也是異於正常人。自私、冷漠 沒有安全感,企圖控制別人等,這些不正常心理因素,構成了悲劇的元素。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環境,孩子無法選擇,但大人可以創造,爲了讓自己孩子的身心得到正確的引導,父母應該多學習,尤其是心理學的知識。

原生家庭中,愛是最重要的元素,缺乏愛的家庭,養育不出優秀的兒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