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

有人說結果重要。不管過程多麼坎坷,只要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就行。

也有人說過程重要。只要過程做到位了,不怕出不了好結果。

餐飲業西貝就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來看看西貝的案例:

早年,在西貝的快速擴張期,它的主要管理策略就是給足激勵、只看結果。它把最厲害的干將派到全國各地,讓他們自己開疆拓土、打下市場,成爲鎮守一方的“分部老大”。總部只負責制定戰略大方向,具體經營決策通通不管,完全由各分部自己決定。由於充分放權、激勵到位,西貝很快就進入了增長快車道。這樣看來,“只要結果”的管理思路是對的。

但是緊接着,問題來了。由於各個分部各搞一套,西貝全國幾十家門店沒有統一標準,每家店的菜單、環境、餐具、服務員服裝等,都不一樣。還有,門店大多數也是粗放式管理,沒有標準化操作流程。總部派人下來檢查,各家店也是應付了事,沒法從根本上改善管理質量。怎麼辦?這時候西貝決定,不能再“只要結果”,而是要“盯住過程”。

怎麼盯住過程呢?它搞了個“西貝賽場”,讓每個門店都來參加比賽。比什麼呢?注意啊,不是比營業額或者利潤額這些經營“結果”,而是比經營“過程”。比如,抹布有沒有消毒,調料瓶上有沒有油漬,桌布的四個邊有沒有對齊,員工去洗手間有沒有穿隔菌服,等等。據說,西貝把從前廳到後廚的2000多個工作點都變成了比賽考覈項目。比賽成績最好的門店不但有高額獎金,還能獲得開新店的名額,員工能得到更快的晉升。西貝相信,只要過程做到位了,不怕出不了好結果。

這步改革走對了。中餐的標準化本來就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很多失敗的餐飲企業,就是死於快速擴張時管理跟不上。西貝賽場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全國幾十家門店快速熟悉標準、不折不扣地執行標準。讓西貝平穩度過了高速擴張期。這樣看來,還是“盯住過程”更重要。

但是且慢,這樣的西貝賽場搞了三年,問題又開始暴露了。最要命的一點,就是西貝陷入了典型的“指標陷阱”:西貝賽場考覈的標準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員工整天忙於應付這些考覈細節,動輒得咎,門店的管理也越來越僵化,逐漸失去了創新能力。爲了贏得比賽,甚至有門店曝出集體造假的醜聞。考慮再三,西貝對賽場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從“比過程”,變回了“比結果”,還是以經營業績說話。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起點。

看現實中的問題本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像我現在正在日更,我的現有水平作要寫出好文章很難,逼自己也是寫不出來的。那麼現階段要重視過程,寫完就好。等到我日更一年,就要開始重視結果,把文章寫好,出精品,慢一點也行。

等到動筆就能寫幾千字,那時候寫作應該是種享受,不寫就難受,結果就是過程,想想就很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