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建設之班級組織建設——班主任如何建設一個班集體(三)

 

      班級建設的第一部分“班級文化建設 ”,分爲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其中“制度文化”,除“一日常規”和“班級公約”之外,還可以加入“責任細化”。“責任細化”就是落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花卉、窗臺、黑板、電燈、圖書角等,都要細化到具體責任人,並註明具體的職責要求,可以設置表格項目“崗位、責任人、職責”等具體展示。

二、班級組織建設

      分爲四大塊:班委的選拔與培養、課代表的選拔與培養、值日班長的選拔與培養、班級小組的建立與指導。

1.班委的選拔與培養(兩個主席、五個部):

兩個主席:組織活動、召開會議,監管班級日常。主席分包學習部、文藝部;副主席分包紀律安全、衛生、體育部。

五個部:學習部、紀律安全部、衛生部、文藝部、體育部。

學習部:早讀狀態、作業提交、檢測過關、培優補弱(綜合成績)、進退生談話(綜合成績)、統籌管理各學科長。

紀律安全部:課堂課間、餐廳宿舍、電源電器、統籌管理各紀律組長。

衛生部:落實責任分工(安排大掃除)、督促及時打掃、高效維護、統籌管理各衛生組長。

文藝部:策劃讀書、表演等活動,管理花卉、設計黑板報、評展作業作品,統籌管理各文藝組長。

體育部:體育課堂、出操路隊、統籌管理各體育組長。

2.課代表的選拔與培養:

文化課:作業收交,培優補弱(單學科)、溝通協調(學科教師與學情反饋)、進退生談話(單學科)、管理各學習組長。

體育活動課:課堂紀律、出操、路隊、統籌管理各體育組長。

3.值日班長的選拔與培養:

常務班幹+輪流班長:一日常規管理;完成晨寄語、組織暮訴說;完成班級日誌(班史)。

4.班級小組的建立與指導

      學生分層後,再分小組。可分2-3個層次,同層次間的小組進行競爭;

每小組6人,組內競選組長(也可以班內競選組長,然後再分配組員),組織、召開小組各項活動;

各組員分包行政職務(學習、紀律、衛生、文藝、體育等),學科組長職務(語數英等學科);

小組內組員設置晉級文化(秀才、舉人等),小組間設置競爭文化(優勝小組等)。

三、家校共育

    分爲三方面:家訪、家長會、家委會建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