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不想再听正确的废话了

一个写了很久的公众号《Hans在路上》,分享一路的新知感悟,期待你的关注。

自从接管了产品和研发部门,顺带还支持一些运营的工作。

我发现曾经让我们吐槽的问题和现状,只有自己身处在漩涡的中心时,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譬如说,公司的战略方向问题,产品的规划发展问题,用户的运营拉新拉活问题,组织内部的协同管理问题等。

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高管们开几次会,或者专家、顾问过来指导一下就能解决的。

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讲再多大而全的话是隔靴挠痒。这就像是正确的废话,说的都会,一做就废。

如果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是专家了。

可实际却是,说到和做到根据不是那么一回事,对成事没有敬畏心,夸夸其谈最终还是浮躁了自己。

只有躬身入局、直面困难、落地实干,才更有可能把事情做成。

*1 *越向外部越不确定

在一家企业的组织架构里,自上而下的岗位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方向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岗位的职责和薪酬。

越是在组织的上层,解决的问题越不确定,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人可以保证每一次决策都是正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本质上,做决策找方向是一场无限游戏。

面对外部,无限的环境,无限的信息,相关的约束条件,剧烈变化的各种因素,决策者得从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这个决定是各方权衡的结果,可能是当下合理的结果,但不一定代表是未来正确的结果。

做决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家企业能做起来,本身也是持续不断做对了选择才有的结果。

这里对人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比如对行业的理解、事物的认知、人性的洞察、模型和方法论的积累等等,才有可能支撑你选对,并把目标拆解为落地的方案。

这里的难度和执行层去解决确定性问题的难度,差的起码不是一个量级。这也是很多高手提升自我,趋之若鹜的修罗场。

当然,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上面说的也仅仅是皮毛,时代的大背景,资本、市场的空间,政策导向等等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很多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好的决策只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拆解和落地。

这一步做不好,下面的执行层就会失去重心,摇摆不定,甚至不知道做啥。

这也难怪上次产品同事跟我吐槽,大半年前讲的战略方向,听到现在耳朵都起茧了,真的是很对的废话。

这也让我意识到,中层的承上启下,目标拆解和资源分配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从上到下,从外部到内部,问题逐渐清晰,变成了一个个可落地的任务,每个人各司其职,整个组织才能良好运转起来。

*2 *找平衡而不是边界

也许是我耐心不够,或者看多了、听烦了,一些公号文章、一些书里讲述、甚至一些知识短视频等,讲战略、讲管理、讲产品···

真的是95%都是垃圾信息,讲的都是大而全,找不出毛病的废话。

比如下面这段话:

B端产品除了要掌握C端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外,还得把握公司目标、拆解产品任务、降低试错成本、全面推进业务。

什么叫拆解目标?什么叫降本增效?什么叫全面推进业务?这种就是大而全的话,看完之后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很多时候,作为读者或者下属,过来是找答案,要的是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

作为内容输出者要时刻留意,提供how是最有价值,而不是提供what。

这种大而全的话,更多讲的是一个边界的状态,最好或者最差。

但实际场景中,往往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而是在这两者之间。

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diss这种正确的废话的原因了。

脱离了具体场景,没有实际案例,抽象出来的总结和规律就失去了根本。

也许也能理解,真实的场景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两句话概况和总结,作为读者就要有辩证意识了。

在真正的环境中,我们找的是平衡,而不是那些大而全的边界。

这也是为什么讲1000次,不如做成一次得到的体会多。

讲的是边界,做的是平衡。

*3 *躬身入局,做到再说

有一段时间,公司频繁过来一些顾问,有数据挖掘顾问、有业务发展顾问、有金融保险顾问等。

有顾问过来当然是好事,起码可以从不同视角提供一些看法和建议,有助于我们厘清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几乎每个顾问过来,一股脑呼啦啦地倒出了很多思路和想法。但一段时间过去了,落地执行的寥寥无几。

这里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让我想起了《轻战略》作者许正的一段经历:

当年许正还在微软当战略顾问的时候,国内一家500强企业《陕鼓集团》找到他,基于当时的行业环境,陕鼓集团急于要转型升级,希望许正先生可以提供帮助,拟定一份详尽的战略计划。

一段时间后,许正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终于给陕鼓集团产出了一份战略计划,说只要按照我们提供的计划执行,公司肯定会达到预期目标和业绩规模。

这是一份来自全球顶尖企业战略咨询的战略计划,照理来说,专业和权威都足够了。

但当时陕鼓集团的董事长不太满意,再三要求许正过来企业当执行副总裁。

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许正先生给自己捏了一把汗。当自己身处企业成为执行副总裁时,回看自己当初拟定的战略计划,多少有些空洞和缺乏真实场景支撑。

后来,许正和他的执行团队花了一年时间,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进行大量的走访,了解实际的业务生产流程和问题。

一年之后,当他再次拿出经过一年修正调整的战略计划,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高层热泪盈眶,不自觉地说出了,终于找到了。

其实,企业内部的人对公司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他们只是缺乏找到的方法论和模型。

作为战略顾问,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大家找到这个已经就存在的,但大家没发现的战略计划。

要躬身入局亲自带领,而不是作为旁观者,用嘴巴干活,要这样要那样。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顾问或者领导,完全可以给他一个白眼,让他自己体会。

最后的话

最近新晋网红“罗翔”老师说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知道和做到之间巨大的鸿沟是需要靠行动填补的,光靠嘴巴说,光靠脑袋想,永远不会有结果。

王阳明也说过,“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对待一件事,如果你说你想清楚了,什么都知道了,但迟迟没有付出行动,依我看啊,你就是不知道,你没有想明白。

所以,多干少说,结果最有说服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