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隨筆丨2021  第九篇

蘇格拉底說,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人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想想,是這樣。

也常向內心尋問,內心會給予正向地指導。

什麼樣的答案最滿意,內心最篤定的那一答案。

古昔,有屈原《天問》,從古至今,定有許多人們把心中未解、疑惑的事情問向天空,期待空中神明能得以幫助、改善。

爲什麼人類會從清爽純璞、無憂無慮的小孩逐漸變成混濁不堪、身心疲憊的狀態?人類的生活模式該怎樣調整,才能永遠如孩童那般清爽、快樂無憂?這也是天問,或是天真地問。

柏拉圖的一句話: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希望世間人們都覺得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如有最高造物主,希望能調整、改善人類生活的模式,幫助人類活得美好。

人生,是一場體驗、感悟、修行的過程。

認爲,地球也是生命體,也在提升自身,所以看到地球揚升的文字,不足爲奇。推想,宇宙同爲生命體,並不是機械式的存在,"道"也不是不可更改,如果都能往好的方向提升,就好了。好,無止境。

雖說,需迴歸內心的認知,也應不斷學習世間存有的智慧,在這些智慧中,體悟自身的認知。作一個觀察者、思想者,而不是追隨者。

關於眼無所見,耳無所聽,心無所知的入世詮釋:只關注喜歡的事物,有點籠統。讀到一段文字,可細緻展開:

眼睛所見的都是乾淨美好的,沒有被世間污濁、庸俗、陰暗所污染,心境空靈通透,自在超然,又怎會迷失?

投生到這一世界,耳目五官是來欣賞美好,體驗光明的,當遠離亂目費心、繁雜紛擾的喧囂。

看美好的事物,欣賞有價值的東西,多聽聞那些賞心悅目的事情,纔對得起珍貴的耳目五官。

枕上詩書,窗前風景,日有暖陽,夜伴星辰。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所處的這一地方又再一次按下暫停鍵,人們又經歷了一次極簡的生活方式。想想,生活的本質、模式原本是極簡的,可社會卻製造了許多不可理喻的遊戲、規則,讓人們生活在熙熙攘攘、奔忙繁雜的潮流中,不能自已,無法閒適自在。按下暫停鍵地區的人們,焉知非福?趁這段時日,好好休養生息,調整心態,順其自然。

清靜悠閒的生活,是最初人類生活的本來面貌。希望簡化社會模式,無競爭、剝削,還人類悠然自在的狀態。

夏季,常喫蓮子,只因蓮花清美。古詩云,剝開蓮子見芳鮮,花葉同心縮翠拳。《本草綱目》記載:蓮之味甘,氣溫而性澀,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蓮子有助清心明目。

快樂生髮快樂,愛生髮愛,像滾雪球一般。

喜歡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裏的春夏秋冬,及故事情節的正義溫情。每一部好的動畫片都能滋養心靈。這段時日,每天都在看《聰明的一休》,迴歸童年。

回溯小時候,也喜歡看漫畫書,特別是《哆啦A夢》宇宙超人系列,《七龍珠》也是同題材。記得還有《灌藍高手》、《名偵探柯南》等系列,看漫畫書相對看動畫片多,《灌籃高手》的音樂仍迴盪在耳邊。

音樂視頻,看到雪山山頂的日出、飛流直下的瀑布…好巧。之前的視頻️看到了雲天、水流、夕陽、星空…廣闊天地,盡在眼底。

迄今,已聽三首覺得幸福的歌。

是否覺得唱美好歌詞的人很幸運、幸福呢?當唱什麼歌感到幸福時,就應唱什麼歌。

正如不喜歡讀憂傷的古詩詞一般,不太喜歡聽傷感的歌曲。

是否唱傷感的歌可以揮去傷感,或是越唱越傷感?覺得,不應唱傷感的歌,讓心境平和、幸福纔對。(之前已寫,巧)

須知,思維創造實在。想想自古那些寫憂傷詩詞的詩人,其生平是怎樣的?故,修煉一顆平和愉悅的心很重要。

凡事從柔軟心出發,從愛出發,感動他人,也感動自己。

真正的愛是永恆的。

凡事放寬心,一切順其自然,好好活在當下。

現在、此刻至少美好地活在當下,毎個人這樣想,就好了。

譯讀《莊子》,有時一知半解,有時心領神會,但不能用言語準確表述,只能隨之任之,待日後有機會再更正。

常常感覺越是難的時候,越有動力行動,去認知、發覺、完善。

在自己看來,讀好書,並記錄感同文字,及自己的思緒,內心最充實了。

清靜、豐富,是生命最好的狀態,也是生活最好的方式。

已半年多未聽新的中文歌,月初至月尾,一直循環聽這首《我們》,很喜歡這首歌的純粹。

八月末,寧靜多日的世界,又逐步恢復往昔的熱鬧。對於習慣了清靜環境的自己而言,反而懷念那段沒有絲毫喧囂的時光。

有問就有應答。《聰明的一休》裏面也有這句:提問,請回答。答案是什麼?心中最好的答案是什麼,那就是什麼。

說話算話,說一句,是一句。

仰望雲天,一路向前。

備註:此篇整理於二0二一年 八月隨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