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并非不入流,艺术可以是谈资,也可以是人生境界

文|驿路奇奇

高速发展与压力渐大之殇,使纯粹的文学与艺术日渐小众甚至被边缘化。不过,内心空虚之际,总还是需要些精神给养做补充的,未来,要么演变为谈资,令人焕发光彩,要么多一些思考与启迪,让整个人在面对纷繁之际更加通透。

近来偶得一本《非主流艺术史》,在艺术的边缘之余,又多了非主流和不为熟知,似乎更无法保证传播,但于门外汉而言,轻松平易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已足以让人记住那些偶逢知己的共鸣点,并在每每想起之际会心一笑。

关于风格

文艺复兴,现代、古典、现实、浪漫,印象派、学院派……提起绘画创作,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词汇难免会在脑海中次第出现。多数人也仅仅事限于知道、听说,稍感兴趣的朋友,或许会在“意外艺术”和“小顾聊绘画”这类的垂直账号指引下了解一些皮毛,很少有人会去细究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画作背后到底蕴藏了什么。

比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有人知道宗教意义,有人知道身份背景,但不是每一个讲解者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站位象征“男主外女主内”这样默许的规则,你会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希望,在这方面都有共通之处。

再如,镜子里的人物倒影分毫不差,画家写下“到此一游”的趣事,结合我们熟悉的实际讲解,自然生动得多,而所谓与学院派的不同,和画家为求细腻而舍弃一些技法的尝试,其实在某些时候也未必就是错处,相反,出跳可能往往成为它日后影响力和过人之处的明证。

关于珂勒惠支绘画风格的表达,则特意提到了鲁迅先生,令人在深入理解之余,又多了几分亲切。也在欲望之外,架起一座关于深邃之爱的桥梁,让人感知何为厚重之美。

关于风格的呈现,或许因人而异,在此也无法一一穷尽,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安争鸣传递给我们的似乎是类似这样的信条:创作的最开始可能是模仿和研习,风格也并固定一成不变,但我们总能在一些作品中看到一些一以贯之的坚持,无论是颜色,题材,还是别的什么,总之作品要带入感情和奇妙构思,而非千篇一律。

关于性别

身为女性,自然对女性创作者更为感兴趣,情绪、地位、发展史,似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如前所述,他们不可能完全绕过男性赢得尊重,父亲、丈夫、恋爱对象,都可能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助推者,但自身实力过硬,无疑才能长期赢得尊重,有所尊重。

弗里达·卡罗,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但画作上的人物,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如此鲜明的形象,想不过目不忘都难。难怪作者选了她的多幅画作展示讲解,而我也想以她为例,让大家望一望那个时代的高峰。

父亲系圈内人士,离婚又复婚的丈夫也是,自身伤残,但在多番运作下火了起来,而且以自画像著称,拿奖无数,毕加索对她饱含敬意。尽管感情生活有些混乱,她和丈夫关于身体与灵魂是否背叛的理念过于开放,但就作品而言,她无疑是独特而珍贵的,无愧于传奇的加冕。

她的例子尽管极端,但可以明确窥见:对女性创作者而言,八卦利于炒作,而立世,无疑是拿作品说话的。她这样极端的情况尚且如此,普通人更是逃不脱这样的规律。

关于哲思

谈一幅作品,一本书籍,最终的落位,自然是思想性。书中专门开辟了关于绘画哲学的章节,除此之外,关于废墟,关于死亡等等的议题,无一不是深邃而令人难忘的。

恰如站在圆明园才知道昔日动荡的创伤,完整固然是美好的,却也容易忘却忧患,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专题展览,还是有人专门创作这样的题材,都是有一定指导和教育意义的。

至于人物的形象化、符号化表达,能让人联想到文学作品中精炼多个人物特点合成一个,反而在抛开具象化之后,更具象征意义了,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除此之外,书里还有一些跟现实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如:莫兰蒂色)以及作者根据个人理解半杜撰出来的小故事,同样提升了书记本身的可读性。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抓紧去解锁吧,欢迎阅后与我交流。


作者:驿路奇奇,珍爱写作,坚持原创,专注书影评,偶写散文游记,乐交同好,愿笔下的文字开出花来,为你种下一个温暖的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