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件需要大家都点赞的事情吗?

昨天休息,自己觉得应该去锻炼一下身体。有一周没有锻炼,体重直线上升,眼看着减肥成果要泡汤,想要去锻炼一下,燃烧脂肪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自己最熟悉的跑步了(要求简单到只需要出门,对于很多宅男、腐女来说可能真的有点难,但与我而言,太简单了)。

早上起来,看了几页书,注意力不太集中,那就去锻炼吧,时间还早6:30,干脆跑一个10公里,按照我一般的配速大概需要1小时多。
出门,开始动态拉伸。

自从运动的时候受过几次伤,我就非常关注锻炼的科学性,以至于打球的球友们都知道了,科学训练前后的知识问问我,那我一定会说得头头是道:

所有的运动都要在自己的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这是第一条:不要在身体状况很差的情况下强行锻炼,这样会适得其反。

身体受伤不能锻炼、感冒也不宜锻炼,这些都是常识。还有些情况是,有些人不适合有氧运动,有些人不适合无氧运动,有些人不适合大运动量......

运动三阶段

运动分为三阶段,很多人知道,无非是:运动前热身、运动、运动后放松。

怎么热身?运动之前的热身叫做“动态拉伸”,需要动起来,让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一下,适应下一步的运动。跑步需要活动肩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小腿,高擡腿让身体“热起来”。不建议过度的揉膝盖,我有过相关的文章《学老太太揉膝盖是不对的》https://www.jianshu.com/p/779ec06ef87c

怎么运动?需要两步:一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可以根据体检情况问专业医生),二是找到好教练(姿势正确不容易受伤)。听到过有些人练瑜伽会对身体造成损失的故事,有人打乒乓球居然练出了“网球肘”!

运动之后一身汗,好爽,但这时候肌肉处于紧绷状态,不放松也会有伤害,专业运动员,尤其是跑步,结束后不能骤停,要慢跑几分钟,然后外加放松动作--静态拉伸,和刚开始的拉伸不一样,这时候的要求是放松,是静态的。需要放松肩部、腿部、髋部肌肉、拉筋。

跑步目标

因为自己经常跑步,最多一次连续跑了一个半小时,身体状况还不错,计划10公里也就是一小时左右,又是休息日,适合长跑。

热身运动快结束时,碰见邻居出门打招呼:
去锻炼啊?
是的。
每天跑多少啊?
今天计划跑10公里(不好意思说每天跑步,当然不好意思说每天跑了多少?只好说今天的计划)。
平常在哪里去锻炼啊?
平常围着广场跑几圈,计划今天去体育公园。
啊,去体育公园啊,挺远的,有5公里吧,嗯可能2、3公里,来回5公里,那你只需要在公园跑5、6公里啊。(嗯,这思路,分解目标的高手啊)

自己还真的没有注意过,跑步的时候有意识的看了一下,大概2公里多一点。(其实对于熟视无睹的事,我少了很多觉察。)我的目标达成是不是有了邻居询问后的“加持”?

忽然想起以前看见过一个日本的马拉松冠军的故事,他在比赛前都会去认真的熟悉赛场,在赛道旁边找到一个又一个的参照物,然后制定N多小目标,每次向着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冲刺”,最后获得冠军。

所以,制定一个小目标,很重要。不知道自己的大目标,就先实现一个个当下认为最重要的小目标,大目标自然会“涌现”,这是我最近的一个学习心得。这不就是活在当下的“临在”状态吗。

被看见

今天早上腿有点疼的感觉,好长时间没运动了,正常。去不去跑步?纠结。自己想到,锻炼也是需要节奏的虽然不能过量,但也需要身体的适应性。还是去进行一下恢复性训练吧!

围着广场跑了5公里,跑着跑着下起了小雨,好舒服。想起一个战友说他在雨中跑步获得了身心灵的成长,虽然不一定能够顿悟,但细雨中跑步是一件不错的体验。

照例做完三阶段,发个朋友圈回家。

没想到,忽然发现很多人点赞。啊,被这么多人关注,我有点意外。

跑步两次就被大家点赞,以前是因为自己没有发圈吗?还是没有坚持,大家在为坚持点赞,还是在为运动点赞?最近自己不断折腾,关注我的人变多了?我要继续坚持每天跑步吗?(为了点赞,还是朋友的关注?)

刚好前一天听到007的一个早期的战友分享,他现在每天10公里,一年3000多公里。好厉害,我要做这样的跑步达人吗?还是保持自己的节奏,我居然开始为这件事纠结。

是因为大家点赞吗?为什么跑步?回归初心,让身体充满活力,让自己充满力量,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这是一件重要不紧急的事,按照四象限原理,应该先做。

虽然大脑会指挥身体去做事,但同时身体才是大脑的安放处,如果身体健康就会有更多的能量,提供给大脑思考,(就像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感到头疼,因为我的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否则反之,身体会影响思考,身体不爽,无心思考。

按照五种时间理论来说,我每天留出来时间专门用于自己的“好看时间”和“好玩时间”,这不是锻炼身体的初衷吗?因为身体健康会增加我的“赚钱时间”,同时享受“心流时间”。一举四得的好事,我何乐而不为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