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對“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宏大敘事的知識離我們太遠,日用常行的知識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爲的。

怎樣把日用常行的事情做好,我們來談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簡單來說,就是認真對待自己的話,踐行那些最簡單的道理。

比如“運動有利於健康”,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你有每天去運動嗎?如果你都不怎麼運動,那麼你說這句話,就是沒有知行合一。

當你每天真的有運動,運動成爲習慣,甚至不運動會難受,這樣比那些不運動的人肯定健康多了。

這時候你不用說,你的行動已經說明你懂了“運動有利於健康”了。

再舉個反面的例子,那些抽菸的人他們真的懂得抽菸有害健康嗎?若是他們真的懂得,那麼他們就不會抽菸。他們只是抱着僥倖的心理,覺得抽菸好像也沒什麼問題,可是抽的時間長了,或者人老了,煙對身體的傷害才顯現出來,胃癌了,才後悔莫及。

就是說一個道理你真正懂了,那麼你就會按照道理來行動,嘴上說一套,做又是一套,那是沒有懂,就不是知行合一。

怎麼修煉“知行合一”呢?看一看華杉老師怎麼講:

第一點要做到的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不扯談。

知行合一,還得從語言開始,從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開始,從不扯談開始。只說自己知道是什麼意思的話,不說自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話。


做到知行合一的第二點是:切己體察,事上琢磨,切實篤行。

你覺得一句話有道理,你就切己體察,就是對照自己,檢查體會。事上琢磨,就是把道理放在自己的事情上琢磨。最後,切實篤行,一條一條地琢磨怎麼踐行好它。這就知行合一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