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舒适圈

本来又是躺平的一天,结果,下午四点多,护长打电话,说一会儿五点有个座谈会,需要我参加一下,签到的话,记得签科室的名字,还说,明天跟着其他老师在外面上班,先学习几天,又说到绩效啥,没听太懂,反正,明天去上班就对了。

这个会议我知道,上周就有通知,结果到今天才开,还是下班时间,看来,院长也真是够忙碌的。

主题是《叙事护理》研讨会,5点多点儿,大家陆续都到场,院长,护理部主任,几个护士长还有一些各科室的护理骨干,大概20人,说是这样说,估计也是随便来个人签到就可以了,有的甚至不在读书群,没有听过或看过这本书。负责读书的那个老师还在路上,院长先组织大家发言,说说对这本书的感想,说对叙事的想法。大差不差,说的都是那些,举例说换位思考啊,态度问题啊,像这个老师的坚持学习啊,做有温度的护理人啊,这些,唉,怎么说呢,大家毕竟也不是文人,或者在文学方面很深的造诣,说的也都是浅显易懂的工作实事,老生常谈的话题,实在没什么意思。

时间关系,只有几个人说了看法,院长就开始了他的讲课,关于《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从以人为本讲到仁心,讲到归属感,再讲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医者的官僚主义,又讲叙事能力,叙事医学的起源,叙事医学在中国存在的问题,接着再到叙事医学带来的切实变化,有疗愈患者,关爱友朋,亲密家人,遇见自己等,最后鼓励大家探索延伸,自我促进,将叙事医学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最后还将2位护士长,主任,护理部一个老师,读书那个老师留下,单独开小会,其中也包括我,院长说,大家商量怎么把这个事做好,怎么提升护理地位,怎么进行学术,组织院内文化发展,想论坛活动,收集征文,整理出书,甚至是想弄个TED演讲,到处宣传,让我们想方法。

会议进行到七点半,终于结束。

说实话,院长说的那些,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在这方面的确需要专业的人去指导,或者,需要不专业的人去学习,进而再去组织。临床工作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下班之后,也就只想忙碌家庭了,没有家庭的,也只想做些自己的事情,什么医院发展,什么护理地位,早就不知道忘哪儿去了,或者说,以一己之力,微乎其微,根本改变不了任何。

护理地位,要说起来,其实很大,是学科分支含金量的问题,是普通大众的认知问题,更是自起源开始的学科从属问题。

要么综合分析,借鉴别家医院,要么出去学习别人的医院文化,只呆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犹如井底之蛙,看到的,也只是头顶的一个圈而已。

换句话说,改变一些常规,或者创新一些没有的东西,经验和专业知识,组织能力,缺一不可。而现状是,有经验的那些,不会组织;有经验又会组织的,懒得组织;剩下没有经验的,更说不上话了。

难啊。

还是要不断学习的,舒适圈待久了,就不想出来了,等被逼无奈必须要出来的时候,就无法适应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