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舒適圈

本來又是躺平的一天,結果,下午四點多,護長打電話,說一會兒五點有個座談會,需要我參加一下,簽到的話,記得籤科室的名字,還說,明天跟着其他老師在外面上班,先學習幾天,又說到績效啥,沒聽太懂,反正,明天去上班就對了。

這個會議我知道,上週就有通知,結果到今天才開,還是下班時間,看來,院長也真是夠忙碌的。

主題是《敘事護理》研討會,5點多點兒,大家陸續都到場,院長,護理部主任,幾個護士長還有一些各科室的護理骨幹,大概20人,說是這樣說,估計也是隨便來個人簽到就可以了,有的甚至不在讀書羣,沒有聽過或看過這本書。負責讀書的那個老師還在路上,院長先組織大家發言,說說對這本書的感想,說對敘事的想法。大差不差,說的都是那些,舉例說換位思考啊,態度問題啊,像這個老師的堅持學習啊,做有溫度的護理人啊,這些,唉,怎麼說呢,大家畢竟也不是文人,或者在文學方面很深的造詣,說的也都是淺顯易懂的工作實事,老生常談的話題,實在沒什麼意思。

時間關係,只有幾個人說了看法,院長就開始了他的講課,關於《敘事醫學:尊重疾病的故事》。從以人爲本講到仁心,講到歸屬感,再講到患者的就醫體驗,醫者的官僚主義,又講敘事能力,敘事醫學的起源,敘事醫學在中國存在的問題,接着再到敘事醫學帶來的切實變化,有療愈患者,關愛友朋,親密家人,遇見自己等,最後鼓勵大家探索延伸,自我促進,將敘事醫學應用於臨牀工作中,提升醫院護理水平。

最後還將2位護士長,主任,護理部一個老師,讀書那個老師留下,單獨開小會,其中也包括我,院長說,大家商量怎麼把這個事做好,怎麼提升護理地位,怎麼進行學術,組織院內文化發展,想論壇活動,收集徵文,整理出書,甚至是想弄個TED演講,到處宣傳,讓我們想方法。

會議進行到七點半,終於結束。

說實話,院長說的那些,倒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在這方面的確需要專業的人去指導,或者,需要不專業的人去學習,進而再去組織。臨牀工作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時間,下班之後,也就只想忙碌家庭了,沒有家庭的,也只想做些自己的事情,什麼醫院發展,什麼護理地位,早就不知道忘哪兒去了,或者說,以一己之力,微乎其微,根本改變不了任何。

護理地位,要說起來,其實很大,是學科分支含金量的問題,是普通大衆的認知問題,更是自起源開始的學科從屬問題。

要麼綜合分析,借鑑別家醫院,要麼出去學習別人的醫院文化,只呆在自己一畝三分地,猶如井底之蛙,看到的,也只是頭頂的一個圈而已。

換句話說,改變一些常規,或者創新一些沒有的東西,經驗和專業知識,組織能力,缺一不可。而現狀是,有經驗的那些,不會組織;有經驗又會組織的,懶得組織;剩下沒有經驗的,更說不上話了。

難啊。

還是要不斷學習的,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出來了,等被逼無奈必須要出來的時候,就無法適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