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宰相(中篇連載二)

隨即,皇上對杜參軍大加賞賜,又當朝頒佈皇令:杜文瑞不辱使命,智慧超羣,是不可多得之良才,着提拔爲平北節度使,統帥北方邊軍。

從上任的第一天起,杜帥就開始了他的強軍步驟。馬術、劍術、射箭術展開頻繁操練,嚴令將官必須愛兵如子,嚴禁打罵。同時獎勵和提拔作戰勇敢的士兵。

半年後,整支邊軍部隊面貌爲之一新。

皇上得知後,大爲讚賞。欲令杜帥進攻外敵,揚其國威。杜帥得知後,回信給皇上:目前還是取守勢爲好。再練兵一年後,可發兵攻敵。

敵人怎願坐以待斃,他們知道這邊換了將領,眼見人家日日練兵,士氣日漸高漲,於是又不時以散兵遊勇進行挑釁。杜帥只是驅逐爲主,並不殺過界線。部下不解,問其原因。杜帥耐心解釋:“磨刀不誤砍柴工。待我們的筋骨練硬了,纔有本錢和敵人作戰。——所以,眼下,我們是不宜和他們硬戰的。”

衆將領聽了,無不佩服。

又過了幾個月,在一箇中秋之夜,站崗的士兵發現敵方遠處一大片黑雲向己方壓了過來。趕緊向上彙報。

士兵們已經訓練有素,迅速集合起來。將士們的目光都看着杜帥。

這一次,杜帥沒有再回避,對將士們說:“該是我們展示力量的時候了。”隨即一面點燃烽火,一面帶隊應敵。

敵人已經越過邊境,似入無人之境。奇怪,怎麼沒有發現杜帥的人馬?敵人以爲對方怯陣逃跑了,繼續往縱深地帶猛衝。

杜帥判斷敵人已經完全進入了狹長地帶,點火爲號,命令兩邊埋伏的軍馬一起殺出。頓時殺聲震天,馬嘶人喊,敵人頓時亂作一團。

天亮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杜帥命屬下統計,敵人的屍體有上千,而杜帥的人馬,戰死者不到五百。

消息傳到朝廷,皇上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已經衰老了,剛剛生過一場大病。杜帥的勝利,無疑就像服用了一劑靈丹妙藥。他的病一下就無影無蹤了。皇上下了一道命令,嘉獎所有參戰將士。——同時讓杜將軍回京,向皇上面陳戰況。

杜帥本想讓副帥劉賀回京,但皇上的聖旨,誰都不敢違抗。杜帥只得安排好防禦事項,回京述職。

杜帥見了皇上,下跪叩拜。皇上忙將杜帥扶起,充滿愛意地對杜帥說:“回來就好。——朕正想和愛卿好好聊一聊啊!”衆臣聽了,都知趣地告退出來。

皇上看着年紀輕輕的杜帥,感嘆地說:“朕真羨慕愛卿呀!”

杜帥不知所以,惶恐地叩首問道“微臣不知皇上所指何意?”

皇上扶起杜帥,說:“愛卿看到朕是不是衰老了許多呀?——朕是羨慕你的年輕呀!”

杜帥謹慎地回話:“臣祝皇上萬壽無疆!——臣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賜,臣願爲皇上奉獻一生。”

皇上欣慰地笑了。他點點頭,問:“愛卿可否願意隨朕左右?”

杜帥直言:“微臣的內心,時時都願受皇上調遣。不過——當下,國未完全穩固,戍邊之事關係國家安全。微臣時刻不敢鬆懈衛國之責。”

皇上滿意地點點頭。說:“這纔是朕喜歡你的原因啊。”

隨後,皇上命人給杜帥家族送去厚厚的獎賞,絲帛銀玉,應有盡有。

自這次一戰立威後,北方遊牧民族對杜帥的名字可謂聞之色變,更別說和杜帥的軍隊作戰了。又過了四五年時間,杜帥管理下的北方邊境,雖還是日日練馬練劍,可總是風平浪靜,幾無戰事。杜帥一邊練兵,還一邊提拔了一批守邊的骨幹。

一日,京都送來急訊:讓杜帥火速回京。皇上有事相商。杜帥只好隨即起身。

有內臣將杜帥直接帶到了皇上的寢宮。杜帥的眼前,看到了病懨懨的皇上更加衰老。他知道皇上的時日不多了,恭敬地跪拜在皇上的牀前:“皇上,微臣前來拜見!”

皇上聲音喫力地說“愛卿起來吧。”停了一會兒,又說:“你猜不到吧。——調你回來,要做兩件事。”

杜帥疑惑地問:“啓稟皇上,臣不知道皇上說的是哪兩件事?”

皇上由人扶着,從牀上坐了起來。他滿意地瞧着杜帥,慢慢地說:“兵部尚書老了,要求告老還鄉。朕念他克己奉公,對國家貢獻多多,已經應準他的要求——這個位置,朕打算讓愛卿擔任。愛卿意下如何啊?”

杜帥聽了,立即叩首道:“感謝皇上器重!臣因爲年紀尚輕,恐難當如此大任。”

皇上略作停頓,說:“當年在比武大會上,我就看出了你的功力。入朝以來,你年紀雖輕,卻力排衆議,以平和的方式平定叛亂。戍邊以來,又重整軍威,讓我北疆得到了安寧——可見,依愛卿之才,擔任兵部尚書,是非常合適的。”

杜帥聽後,道:“臣一定竭盡全力爲皇上效勞,以報答皇恩。”

皇上:“愛卿平身。——請坐!”

待杜帥重新坐好,皇上又開口道:“愛卿今年年齡幾何?娶親沒有?”

杜帥只好如實作答:“微臣今年二十二歲,還未婚娶。”

皇上不解:“這是爲何?”

杜帥說:“皇上,實不相瞞,臣曾發誓,不蕩平敵寇,實現國家和平,臣絕不結婚。”

皇上捋了捋銀白的鬍鬚,笑盈盈地說:“愛卿忠心可嘉呀!爲國奉獻,當然好!——不過,婚姻還是應該考慮的。——既然如此,朕倒有一個想法。你可願意聽?”

杜帥:“請皇上明示!”

皇上:“朕的六公主,正值當年。她的個性倔強,像個假小子。朕想將她許配於愛卿。愛卿意下如何?”

杜帥感激流涕,叩首不已。


擔任兵部尚書以來,杜文瑞在朝兢兢業業,輔佐皇上,配合太子,把國家軍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家庭中,杜文瑞和六公主也融洽和睦。這事連皇上和太子都驚奇了:一個桀驁不馴的公主,居然能和杜文瑞處得恩恩愛愛,和和美美。——這其實是杜文瑞的才華征服了她。她要吟詩,杜文瑞馬上就能應和;她要練武,杜文瑞就揮劍響應。公主的桀驁,原本只是對朝廷中的一般人瞧不上眼。她可不喜歡只會磕頭,只會唯唯諾諾的人。如今和杜文瑞在一起,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她怎能不佩服自己的夫君呢!加之杜文瑞人品極好,除了公主,不與第二個女人親熱。別的大臣家裏,沒有三宮六院,但三妻四妾是少不了的。杜文瑞倒不是怕老婆,主要原因是他覺得公主已經是他的最愛。加之他要把重要的精力放在輔佐皇上和太子上。所以,在別人覺得古怪的事,在杜尚書看來,卻是極爲正常的。

杜尚書和六公主結婚不到一年,時至臘月間,皇上駕崩。

杜尚書揮淚如雨。他親自帶隊,爲皇上守靈。直到皇上遺體入陵。

新的皇帝,自然是太子。

太子剛登基,就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北方邊境傳來消息,敵人重又開始襲擾;其二是春季雨多,南方發生了水災。淹死者甚衆,流民更是不計其數。

這可急壞了新皇上。皇上召集衆臣,商量對策。大家各抒己見,一時衆說紛紜。

有的說必須先解決北方邊境問題,後才能解決水患。有的說水患不除,必導致災民增加,極可能引起民亂。有的說必須兩個問題同時解決。

新皇上當然希望兩個問題能同時解決。但問題是,北方派誰去?南方又派誰去?皇上的腦海中馬上想起了自己的妹夫杜文瑞。但南方呢?新皇上腦袋裏轉了幾圈,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杜文瑞知道皇上的心思,於是說:“皇上不必憂慮,臣覺得,兩事皆重,不可偏廢。也不可分先後——北方可用劉賀,南方可用張唯。前者戍邊多年,作戰經驗豐富。皇上可全權委之。後者治水多年,皇上可委以重任。”

有大臣有異議:“單說南方,既然張唯本在治水,爲何還出現這麼大的災害?——這該治罪,而不是重用。”

皇上一時沒有說話,用眼看着杜文瑞:“愛卿如何解釋?”

杜文瑞不慌不忙地說:“皇上明察,這次洪水是史上未有過的。天災太猛,非人力可以阻擋——只有待以時日,一面賑災,一面疏水,方可解決。——臣願意去江南巡查解決此事。”

皇上皺眉:“朕希望愛卿能先隨朕北定中原,驅逐敵寇。”

杜尚書耐心地回話:“臣覺得劉賀的能力足可解決。只要皇上能及時調軍隊增援。”

皇上一錘定音:“朕當然知道,北方南方,都不可偏廢。可天災時長,人禍時短,你且隨朕北征。南方巡撫,朕另定人選。”

杜尚書只得叩首聽從:“臣願聽從皇上安排。”

【齊帆齊微課18】(非主題文)

齊帆齊微課第6期28天第(18)篇累計(2990)字  共計(35361)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