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听者轻松听懂你说的话,建议你使用PREP框架

在大学教授会议上,有些较年长的教授发言时,常常会从“本校建校精神”谈起,谈了很多却迟迟无法进入正题。

听众自然不会再愿意听他们讲话。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整体框架。

国际上用的比较多的是“PREP框架”。

PREP”由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P”表示“Point(要点)”,“R”表示“Reason(理由)”,“E”表示“Example(事例)”。

当众讲话时,我们首先要陈述要点(P),言简意赅地说明:“今天内容的要点如下……”或“今天我想分享的是……”。

其次,我们要陈述理由(R)。例如,“今天给大家分享这个话题的理由是……”

之后,我们再举出具体的事例(E),此处着重陈述几件可以佐证我们观点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引导出整个演讲的结论和理由。

最后,我们对整篇演讲的要点(P)再次进行说明。

这就是所谓的“PREP框架”。

在当众演讲过程中,不注意框架结构的表达方式会令别人很难理解说话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如果我们采用了“PREP框架”,即使演讲中途被打断,或是出现了讨论过于热烈、演讲时间不够等情况,我们依然可以传达给听众整场讲话的中心思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