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分享:到底什麼是好書?從叔本華和愛因斯坦說起

/杜豆豆

(按語:本文是我在遠川教育閱讀研究院組織的“線上讀書會2:名家談讀書-叔本華、愛因斯坦”的現場主持稿,分享出來,以饗各位愛好閱讀的朋友。)

今天的讀書會,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個要點。

首先,我們會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這一次讀書會的共讀材料,也就是來自叔本華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大師的經驗之談。 看看兩位大師是如何看待好書和壞書的,以及這些觀點是從哪些角度的出來的。

然後,我摘選了大家的一些好卡,從中總結出三種觀點,有同意兩位大師見解的,也有質疑的,還有另闢蹊徑的,我們都來聽一聽。你可以在這些討論中,思考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啓發,你贊成還是不贊成?爲什麼?

最後,我來聊聊我個人關於好書和壞書的一孔之見,以及我總結出的定義和選擇好書的幾個方法。

好,我們先來回顧,從叔本華說起吧。

在第一篇《壞書》中,叔本華的觀點是:要謹記“不要濫讀的原則”。這篇短文,其實是一段摘錄,摘自他的文章《讀書與書籍》中。《讀書與書籍》這篇文章,除了說不要濫讀,還講到了讀書要思考,要有所專擅,要讀古人原著,要讀得精,以及重要的書要常溫習等。而我們材料裏摘錄的這段,主要是以文學中的壞書做例子,來界定壞書,以及爲什麼我們要遠離這些壞書的。他說這些壞書的寫作者:“原是爲貪圖金錢、謀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人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這些書呢?”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爲害甚大。”

那麼,該怎樣讓自己避免讀到這樣的壞書呢?叔本華說:“不論何時,凡爲大多數讀者所歡迎的書,切勿貿然拿來讀。”想做到真正的開卷有益,就要把寶貴的時間拿來讀“偉人的已有定評的名著”。通俗點說,就是不要跟風,別人讀什麼你就讀什麼。

第二篇是愛因斯坦的《論古典文學》,他的觀點是:讀書要“克服現代派的勢利俗氣”。

爲什麼呢?因爲他認爲當代有些人,極端近視而又不屑戴眼鏡。“一個人要是單憑自己來進行思考,而得不到別人的思想和經驗的激發,那麼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他所想的也不會有什麼價值,一定是單調無味的。”要想讓自己不近視、不只是跟從“時代的偏見和風尚”,就要讀好書。

那具體什麼是好書?又該怎樣有選擇地讀好書呢?他說:“一個世紀裏,具有清澈的思想風格和優美的鑑賞力的啓蒙者,爲數很少。他們遺留下來的著作,是人類一份最寶貴的財產。我們要感謝古代的少數作家,全靠他們,中世紀的人才能夠從那種曾使生活黑暗了不止五百年的迷信和無知中逐漸擺脫出來。”也就是,一要讀一個世紀裏,那些兼具思想和審美價值的啓蒙著作;二是讀古代少數作家的經典書。

講到這裏,我想請各位老師一起來互動一下,你覺得兩位大師判斷好書和壞書的標準有哪些?大家可以在互動區敲出來哈。

(點評老師們的想法)看來老師們都很有思考。那我這裏小結了三個標準,看老師們是否同意。

從上面兩位大師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考量的標準,基本是圍繞這3點來述說的:

1、寫作者及其寫作目的和對象。書,是寫作者寫的;寫出來,是給讀者看的。讀書既是表達,也是交流。因此,寫作者是什麼背景,因爲什麼動機和目的而寫,這些書他是寫給誰看的?寫作者做爲源頭,作品的生產者,他的寫作態度和水平,都會成爲作品好不好的關鍵。

2、時間考驗。除了寫作者,時間也是個重要因素,一時流行,經不起歷史長河的檢驗,這種作品,早晚會成爲垃圾。

3、讀者體驗和收穫。好書,還要讓讀者有美好的體驗,有思想上的收穫,能引導讀者走向高尚。

所以,從這三個考量標準,我們就可以總結出兩位大師對好書和壞書的 共同定義:壞書:就是那些寫作者爲私利而創作,迎合大衆口味,流行一時,缺乏思想和審美價值,浪費讀者錢財和精力,將讀者引入低俗的書。而好書,就是那些少數偉大的寫作者,爲智者而創作,經得起時間考驗並已有定評,有睿智的思想、優美的鑑賞價值、有益於修養,將讀者引入高尚的書。不過,我在讀這兩篇文章的時候,特別考察了他們的定義範圍,也就是文學。這一點,我想也是要注意的。

好,以上呢,我們回顧了兩位大師的見解。

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各位小夥伴的一些觀點。爲了方便大家有條理地思考,我將大家的討論精華,分類成了3種觀點。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觀點:贊同大師見解,認爲我們的確應該遠離當代暢銷書,要讀經典。

我列舉了7位老師打卡作業中的精彩點。比如:

成都 文紅霞老師說:“讀書如同交友,交友不慎往往貽害終身,而選擇什麼樣的書閱讀,就選擇了怎樣的精神伴侶。那些所謂的暢銷書並不都是好書,要謹記“絕不濫讀”,“偉人的已有評定的名著”纔是真正的好書、睿智之書,一定是開卷有益的。”

甘肅 劉曉玲老師說:“從前的人在幾千年或者幾百年以前就知道那麼多人生道理,我們現在的人物質文明相對很豐富了,但是我們的精神文明卻一直沒有跟上,我們一直在學習古人,學習偉人,但我們卻很難達及他們的方向。”

”深圳 小禪老師說:“不要爲了時髦跟風,更不要爲了談資、投機來浪費我們的寶貴的時間、金錢和精神去讀那些平庸作家的投機新作,要讀就要讀那些益於修養,思想訓練,境界提升的傳世經典之作!”

南京 尹芳老師說:“看完叔本華和愛因斯坦的文章,我能做的,就是辯證地看待,結合自己和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多看經典的書,多思考,這個準沒錯。”

眉山小林老師說:“那什麼是好書?有句話說:陽光底下沒有新事。可以說後世的各種書籍觀點並不新,只是表述方式新穎,所以我們要想讀好書,還是要回到源頭去看原創性的經典。”

成都 滕林君老師說:“多讀古典著作,讀經典好書! 還能說什麼呢?有着名家的引領,那我們就多讀經典、多讀好書,提升自己吧!”

深圳王小婷老師說:“引導學生閱讀古典文學原著是勢在必行,小學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多讀多記多品中華詩詞,中華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髓用。”

要讀經典好書,讀古典名著,這是我們所有老師的公式。但只讀經典,會不會有失偏頗呢?也有老師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了第二種觀點:質疑大師見解。

比如福建 吳煒華老師說:“閱讀經典書籍對人類的重要性及受益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看報紙和當代作家的書也不全是無用之功的,單看受衆羣體的文學修爲,個人品質和去糟而取益的能力了。 如若個人不具備這些條件特點,就算有幸讀經典,那也有可能是味同嚼蠟收效甚微皆是枉然。” “ 經典名著通過數以經年的驗證,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於個人是精神的珍貴食糧,於社會國家是進步發展的階梯。時髦之類書籍雖大多粗劣,但若懂得篩選領悟運用,它也有值得借鑑讓人警醒不步後塵之功用。”

慧慧老師說:“讀完對“壞書”的定義:筆觸巧妙、誘人來讀的時髦新書。 ”“說來我倒並不完全贊同叔本華對壞書的定義,反倒是最近幾年新出的新媒體文章、短視頻更像是“壞書”“現代人讀史,亦當有“當下”的眼光思史。“”我們需要時不時跳出當下的匆忙,去讀一些富有挑戰的經典古書,把對一件事情的思考拉伸到一個百年、千年的時間軸上,“

福建 陳雅芬老師說:經典名著相對於其他書籍會幹燥乏味,如果閱讀,只能選讀經典,最傑出的作品,是不是有點極端了,會不會破壞閱讀者的興趣。同樣也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適合任何一方面,就如同金克木先生的疑問一樣,歷史學家夏曾佑說:“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因爲這句話由此激發先生對於閱讀的好奇,進而一步步探索,研究出他的閱讀方法,終成就了一位小學畢業的大學教授。

——讀經典固然沒錯,但是不是太極端了?當代的報紙和一些好書也不是全然無益吧?是不是還要考慮興趣、能力和專業領域呢?這是這幾位老師爲我們帶來的思考和質疑。

另外,還有第三種觀點:拓展大師見解。

比如,雲南 袁真老師說叔本華:“他的這種觀點,不是說不讀書甚至讀極少的書,他所強調的其實是讀書的“選擇性”、“思考性”和“實踐性”。” “讀書在精不在多,與其濫讀,不如不讀。 如果說讀書思考是養分,那麼實踐就是果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讀了萬卷書卻沒有行萬里路,那只是仰望了星空,卻沒有腳踏實地,那還是不要讀那麼多書了。”

江北 張娟老師說:“誠然,讀經典,讀思想內涵深刻的書,絕對是對我們的認知提升有極大的幫助的。但若是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當時一些爲人所不齒的小說作品,如今已經被奉爲了經典,無論是《少年維特的煩惱》還是《尤利西斯》。 ”“文學就是在這樣的爭議當中、碰撞當中發展壯大的。 佛家有說,你的心是怎麼樣的,你看到的就是怎麼樣的。所以,作品就擺在那裏,到底是開卷有益,還是開卷未必有益,亦或是開卷有害,恐怕更多取決於讀它的人的心。“

長沙 劉文明老師說:“烹調者懷着對品嚐食物者的愛製作出來的食物,相信會是好的食物;同樣的,心中懷着對讀者的愛的作者寫出來的書,相信也會是好書。”“一口喫不成胖子,一輩子只只高營養的食物也有點索然無味,要達到具有清澈的思想風格和優美的鑑賞力的水平,還需要有個過程,咱們從維持基本生存需要的開始,再來點勾起食慾的,中間穿插營養品,實在病得厲害了,救命用的也可以喫一點,閒暇時來點純滿足口欲的也無不可。 至於如何保證營養均衡,那不就有了咱們這一羣會搭配會指導的營養師嘛!”

——讀書,除了選好書,還要重視思考和實踐,結合背景和作者去辨析,以及注意營養均衡。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江北的張娟老師,她不僅更深入地查閱了叔本華和愛因斯坦得出這些見解的一些背景,而且還從文學歷史的角度,爲我們展現了好書壞書歷來有爭議的事實,提醒我們個人觀點即便是出自偉人,也要有所辨析,對個人來說,開卷是否有益,不在作品而在讀它的人。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你本身是個高尚的人,能夠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那些壞書,你怎會去沾染呢?

讀完老師們這些觀點,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佩服。所以,我在大家這些觀點的啓發下,也思索了很多。那接下來,我就來分享兩點我的淺見,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雅正。

先說說我個人的一點淺見。我們在這裏談論好書和壞書,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找到什麼是好書。有了對好書的定義,我們在選擇時,才能不至於陷入迷茫。

到底什麼是好書呢?我認爲:

好書,除了要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還要適合自己、能爲我所用。

我的這個觀點,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我認爲,人認識世界,是一個好奇和征服的過程。讀書,做爲一種認知方式,也毫不例外,但它很個人化。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天起,就開始摸索着去認識這個世界,我們都是在不斷的好奇和征服中一天天長大,長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的。有些人很幸運,他們的好奇得到了高人的指點、提攜,成就了偉大的征服成果,而大多數人都沒有如此的幸運,結果成了滄海一粟,沉沒到了歷史長河中。這些高人,如果是周圍環境中能遇到的人,那自然是最爲幸運的,比如,我們在名人傳記中,常見有些有成就的人,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就有幸得到高人的指點或者良好的家學淵源。這樣的例子很多,像我們中國唐宋時期的杜甫,有祖父杜審言的詩才在前;李商隱,有令狐楚親授文章;李清照,有厚實的家學底子。像叔本華和歌德、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等等。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幸運兒,所以,更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通過讀書來吸收有益的營養,從而得到提升的。

相反,有些人爲何會沉淪,就是因爲他們的好奇受到了不良的引導,壞人、壞書、壞環境,都可能成爲這樣的引導物。而書,較之人和環境,則更爲特殊,因爲它是可以跨越時空,不受當下限制的。讀壞書,會讓我們走向低俗、墮落;讀好書,則讓我們可以和古代的先賢、偉人們對話,汲取他們的思想精髓,啓發自己的思考,走向高尚。

但讀書從過程上來講,也有侷限的地方。它是很個人化的事情,是你個人的好奇心發起、然後由你自己來征服的過程。你的思想和作者碰撞時,別人是不可能參與其中的,這本書你覺得很有收穫,別人未必認可,那本書別人說很有價值,你可能覺得並不能引起你的共鳴。

其次,大師的見解是講給大家聽的,是宏觀的經驗之談,那如果要微觀到個體呢?所以,我想從讀書的過程探究一下,當微觀到個體時,什麼是好書?

咱們每個同學都是從初級班過來的,也寫過自己的閱讀史。在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時,我不時在反思,自己過去是怎麼選書和讀書,今後又該如何去選好書、讀好書。從我個人的讀書經驗和反思的結果,我認爲選好書和讀好書的過程有三步。

(1)框架性地泛讀:基礎書—某個分類;

(2)有選擇地精讀:定位、能力圈、可行性;

(3)讀後的行動:思考、創作、行爲。

首先第一步,是框架性地泛讀。

金克木老師說了,基礎書是必須要讀的,我們得了解文化淵源。這個不用質疑,這是文化的根,是必須的。但顯然,只懂這些基礎書是不夠的,我們總要深入到某些領域去吧。那就要讀這個領域的歷史、概述和原著,通過史+概述+原著泛讀的方法,來實現你對這個領域的框架了解。

比如,我喜歡哲學,我就需要讀哲學史,根據權威的概述理論,去找尋原著,一本本泛讀,去了解整個哲學的概貌,認識那些在哲學史上有價值的思想和人物。我從事IT的研究工作,那我必須對這個領域的歷史、概述和經典書籍有所涉獵。但這遠遠不夠,到這裏,我也就是知道了點兒皮毛,瞭解了這個領域能找到的那些有營養的食材,實現了一點點好奇的品嚐而已,離精通和成果,還有十萬八千里。

那接下來第二步,該怎麼做?當然是有選擇地精讀精讀那些我需要的書,吸收對我個人來說有價值的東西,對不對?這時,我要考慮的是什麼?我想,至少有三點是要考慮的,我的定位、我的能力圈,還有可行性。

定位,指的是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比如,是一個好的教育者?一個好家長?還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我需要在精讀中,尋找適合我需要的、有營養的食材,然後把它們搭配好,配置成適合我自己的食譜。

毛主席說他讀《資治通鑑》讀了17遍,讀《共產黨宣言》讀了100多遍,那是因爲他是國家領導人,他需要深入研究這些書籍,來爲他老人家所用。如果我只是想當個好的教育者,我需要讀《共產黨宣言》100多遍嗎?我認爲根本不需要。對我來說,我可能還有另外一個要考慮的,就是我的本職工作的需要。

另外,還要考慮的是,不是所有有營養的書,都適合某個特定階段的自己。這時候,就涉及到能力圈問題。這些書我有能力讀的懂它嗎?如果我暫時沒有,我還需要補足什麼?可不可以暫時放一下,等有了更多的積累,再去讀它呢?

說個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我在十幾年前讀叔本華的《作爲表象和意象的世界》時,我真的讀不懂,基本像看天書,字都認識,可看不明白呀,我泛讀了一遍就丟到一邊去了。後來,知道我讀了什麼書,讓我忽然開竅了嗎?你們可能想都想不到,我讀了一本和哲學不搭界的書,叫做《自私的基因》,是講進化心理學的,讀完感覺醍醐灌頂,這不就是叔本華的生命意志的驗證嗎?再回頭讀《作爲表象和意象的世界》,一些問題立刻就順了。

在咱們的打卡討論中,很多老師也提到,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適合孩子讀,6歲的孩子和12歲的孩子,閱讀和思考的能力差着一大截呢。有些經典,一定是人生經驗積累到一定階段才能讀懂的,那這些經典我們當然不必硬逼着孩子去讀,等他的心智發展到這個階段,他自然就讀懂了。即便是成人,每個人的際遇、環境不同,能力也一樣千差萬別。只有根據自身能力去做讀書計劃,選擇適合的營養,才能讓我們得到逐步的提升。揠苗助長這個成語,不僅僅適合孩子,同樣適合成人。

除了定位和能力圈,我認爲還有一個影響精讀的因素很重要,那就是可行性。

現實允許我們只讀古人經典嗎?比如,我從事IT的研究工作,那我必須對這個領域的歷史、概述和經典書籍有所涉獵,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家都知道IT行業日新月異,半年就更新換代一次,我如果抱着舊古董不放,不是等着被時代淘汰嗎?

除了時代,關於個人,我們還需要考慮工作和生活需要對不?咱們班上來自深圳的黃琦老師的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她說,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生命中的一日三餐,是長跑。中外古今的經典好書聽金克木先生說起來輕鬆,但深入到分類的領域,其實也不少,你未必要本本都一讀再讀,如果不適合你,其實在精讀的過程中,大可斷舍離;今人的書,未必都是偏見和短視,如果適合現階段的你,對你有價值,一樣是好書。

說完第二步,咱們再來聊聊第三步:精讀後的行動。

叔本華在《讀書和書籍》中說,好書至少要讀兩遍,從我個人來看,我認爲要讀三遍。泛讀、精讀完後,你還需要跳讀。跳讀,是用來配合你精讀後的行動的。或者是思考,或者是寫作,或者是落實到具體的行爲中,不管是哪種方式,目的都只有一個,讓這本書中適合我的營養能夠爲我所用,成爲屬於我自己的東西,這纔是真正走向了征服。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3點感悟分享給大家:

第一點,選擇好書要博而後約,要從泛讀開始建框架,然後再進入有選擇的精讀。沒有體系的閱讀,最終都會成爲遺忘曲線中的一個小黑點,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第二點,精讀好書要因人而異,要考慮個體的定位、能力圈和可行性來選擇。經典書未必本本都適合某個階段的自己,要根據情況靈活調整。現代的好書,也要根據自身需要有所配置。

第三點,好書一定要爲我所用。凡是不適合自己,不能促進自己提升的,再經典也不是你能被你吸收成自己的營養。如果讀了好書沒行動,你還是你,經典書也不過還是書架上的書,所以要用起來,纔算你讀完了一本好書。

好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這裏結束。時間倉促,準備不足,不免有不當之處,歡迎各位老師批評和雅正。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感謝遠川給我們提供的交流平臺,期待在讀書路上與各位同行共進!

(本文結束)

和我一起讀書吧!我是杜豆豆,傾一生之力,讀萬卷好書,寫有厚度的文字,過有深度的人生。歡迎關注我。在浮躁的時代,安心讀書寫作,養育心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