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來的故事42 || 父母不是擋箭牌(上)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晴

也許我孤陋寡聞,印象中在我小時乃至讀書工作之後,包括進入不惑之年,似乎沒咋聽說過“原生家庭”(特指)這詞。哪怕我大學讀的師範院校,學過心理學,當時教我們的心理學教授我們都很喜歡,講課生動有趣,也許那麼有名的教授在那個年代也不會預料到他所在的心理學領域幾十年後會這麼頻繁高調地“控訴”原生家庭。

說“控訴"也許並不過分,如今諮詢多數首先就會針對家庭來說事,這樣很容易導致諮詢人和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對立。如果拋開父母親情,我們還有什麼可依憑呢?

這麼普遍而理所應當,從啥時開始的呢?我沒能力去研究分析,但我在最基層最直觀的一個印象就是,隨着信息時代的飛躍發展,隨着電腦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隨着網絡貸款的普及便捷,男女老少開始守着電腦抱着手機消磨時間的多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規律被機器遊戲掌控了,不工作也可以貸款買喫的穿的還可以繼續充值玩遊戲的多了......


41歲的曹先生曾是家裏的驕傲,農村家庭的他有姐弟二人,曹先生學習成績好,高考後考入師範,畢業當了一名教師。可是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辭職去創業,父母和姐姐的勸告都不聽,說不喜歡拿死工資要去創業掙大錢。

這一出去就十年,乾的啥工作呢?啥能餬口就幹啥,都是最基本的打苦工那種。十年過去,錢麼掙着,唯有一次曾經給家裏郵過二百元。父親在家裏想方設法給他辦了停薪留職,十年後曹先生終於聽了一回勸,回來當小學老師,還曾負責一個小學的全面工作(他姐姐說是校長,他自己不承認是校長)。


當家裏以爲就要這樣幸福過下去時,不到一年,曹先生又辭職出去了,這次他說要出去做大項目,三個月買房買車。可是五年過去了,不僅沒有買房買車,還欠下10多萬的網貸。問他做的啥項目,說都是網絡上的項目。近一個月,因爲其父母和姐姐不斷接到各地打來的催款電話,家裏才知道曹先生不僅沒有賺到錢還欠下不少外債。

在和主持人交談中,曹先生把自己創業不成功、生活不順的原因歸結到父母的吵架上,說從小父母就經常吵架,還說自己那樣的家庭不配享有幸福生活。而同一父母的姐姐,觀點則不一樣,覺得是弟弟太固執不聽勸給家裏帶來不安寧的日子。其父母年邁多病,以前開個小飯店後來又開小超市,目前父母年紀大了又一身病,小超市是姐姐在經營,不僅弟弟至今未娶,姐姐爲了這個家也至今未嫁。

我不去剖析曹先生的心理活動,但真不敢認同他把自己的生活不順創業失敗歸罪於自己的父母。他父母在農村,沒啥文化,含辛茹苦將他培養成有文化的人,本可以有令人羨慕的穩定工作,可是他自己作,不停地作,才導致了自己人生的一敗塗地。他出去創業都是啥呢?送水,工地小工,酒店打雜等,每樣工作都幹不長,最長久的工作一年左右。(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