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好的親子關係是走向分離

之前看過一個動畫小視頻,講述的是一位母親在生孩子是拒絕剪斷臍帶,而是和孩子靠着臍帶親密的連在一起。

一開始,不管何時何地孩子都幸福的和媽媽生活在一起。

但是慢慢的孩子長大了要去學校,他非常不願意和孩子分離,在學校也因爲比別人多出一條長長的臍帶被嘲笑捉弄。

後來孩子長到了青年,也渴望和異性約會,卻不斷的被母親用臍帶拖回身邊。


漸漸地,他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在家和母親靠織毛衣度日,日子過得清貧。

某一天,母親去世,這根臍帶也隨之消失。

他睡夢中醒來,再也看不到這條纏繞他一生的臍帶。


我以爲他會因爲重獲精神和身體上的自由而釋懷,沒想到,他歇斯底里的衝撞牆壁,幾乎崩潰。

現實世界,我們和孩子的第一次分離就是從剪斷這根臍帶開始。

但是有多少母親,帶着臍帶共生的意識在養育孩子,這不僅僅是對孩子思想行爲的控制,而且是一種心靈的絞殺。


昨天看了江老師推薦的視頻,內容是武志紅對吳謝宇案件的心理分析。

裏面講到了一個在親密關係裏面非常重要的概念:病態共生。

吳謝宇,一個從小乖到大的學霸孩子,別人眼中的宇神,卻做出了極端的弒母行爲。

武志紅老師在詳細瞭解了庭審現場之後,講述了他對吳謝宇和母親共生關係的四個層面。

吳謝宇對待之前的女朋友非常溫柔,每天事無鉅細的彙報。

他就是在構建一種病態共生的關係,一般人構建是爲了掌握主導權,但是吳謝宇卻把主導權交給對方,這是源於他已經習慣了被控制。

源頭就是他和母親的關係,在這樣的共生關係中只有一個人能存活,那就會出現共生絞殺。


首先吳謝宇的母親用事無鉅細的愛絞殺了孩子的自我。

然後吳謝宇的超我絞殺了本我,也就是內在的父母絞殺了內在的小孩,他完全按照母親的意願規劃自己的人生。

接着他殺掉了母親,尋找自己內在的出路,渴求獨立。

最後吳謝宇的本我絞殺了超我,他釋放了壓抑數年的慾望。

吳謝宇一直都活在母親的陰影之下。一方面因爲自己未成年沒有能力養活自己,

另外一方面情感上又受制於她,無法與她脫離。

這樣一段病態的共生關係間接導致了這樣一場悲劇。


一段好的親子關係是走向分離的。

作爲父母首先要做自己,完成自己的人格獨立。

我有沒有正常的社會交際,有沒有自我關照,而不是隻圍着孩子轉。

與其控制孩子,不如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愛和自由》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不做控制型的父母。

“共生”下長大的孩子,心理是混沌的、未分化的、彼此不分的。

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給與幫助,正面溝通,積極迴應。

孩子不需要的時候,享受自己的生活,保持關注和適當的距離。

照顧與分離都是父母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也不是恆久的佔有,

在幼年給孩子足夠的親密,在長大後得體的退出。


推薦這兩個視頻,所以寫下這段感受,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