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赚了40%,我却有点担心...

这个周末,我去了一趟寺庙。

本打算去山姆店买点东西,看到路边有间寺庙,我就一时兴起下了车。

巴菲特说过,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平时在人声鼎沸的办公楼、机场待久了,今天去寺庙走走,兴许能有点收获呢。

刚下车的那一刻,我是有点想打退堂鼓的。

昨天的广州,天气热得出奇,一丝风也没有,下午更是晒得感觉要脱皮。

我顶着大太阳扫码填完了预约信息,买了一束鲜花,进去了。



寺庙里人不算少,但没人大声说话,比想象中安静。习惯了城市的喧闹,这种环境还真让人有点不适应。

我并不信佛。

年少时候,跟家人去拜神拜佛,我都当成是任务,或是踏青。

约摸是在工作了三五年、有了朝夕相处的对象、父母开始走向衰老时;才慢慢接受了,生活中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很少的事实,开始去敬畏自然的力量。

生活如是,投资亦如是。

动了面佛的心思,也跟最近疯疯癫癫的市场,让我深感困惑有关。

一个是我自己。

其实大盘的走势、行业的景气度,大致都落在我的心理预期之内。

我的沪深300、中证500、证券、有色和煤炭ETF,都涨势不错;医疗和消费走得挣扎,也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

让我感到魔幻的,是现在板块的轮动速度和个股的表现。

你预感医药股还得跌,上周一单日就给你反弹个7%;各种有色钢铁和化工股,更是涨到你怀疑人生。

就拿占了我仓位2%的中国神华来说。

这个股,因为低估值、高分红、市值大,我是当作养老、打新股一直持有的。

今年因为煤炭涨价周期,又加了1%。

没想到从8月份以来,它的股价一路上涨了40%。

更可怕的是,它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表演:

周四先在市场资金的合力下,来了个霸气涨停;在市场津津乐道“煤飞色舞”之时,周五立马又砸下来一个7%的大阴棒;等到周一回来,今天又大涨7%……

电影都不敢这么演。

换做以前,这样的4000亿大蓝筹,一天涨5%都费劲。现在,分分钟给你拉上去。

涨得让我心虚,跌的也让我发怵。

在这件事上,我想提醒大家,永远永远不要重仓一只股票、一个行业。

最多——把仓位加到40%。

你看,一个在市场风口炒作的行业,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一股妖风,心理素质不够硬的,就会将你吹下车。

而高仓位甚至满仓单吊,就会无限放大,股票波动带来的心理冲击,然后做出不理性、赌气和冒险的决定。

如果没做好面对市场波动的准备,那就试着把股票的仓位降下来吧。



我同样也想到了,最近被大家讨论颇多的交银施罗德的杨浩。

蛮难的,据说因为重仓股连续踩雷,业绩惨淡,在业绩压力和基民的指责下,杨浩疑似换上了抑郁症。

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但他的两只产品,近期都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是蛮惊讶的。

首先,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有关基金经理抑郁的案例。

在我的印象里,杨浩的风格是很均衡的。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他都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风格,牛市的时候不跑输,熊市的时候回撤少。

通过他的主力产品,交银新生活的走势可以看出,

杨浩在2018年的熊市(绿色箭头)里的表现是很出色的,他也是在那时候,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的业绩压力,主要来源于今年3月大跌后(绿色框框),他持有的产品不仅没有反弹,反而一路走低。

况且,他是没有持有白酒和医疗的。

业绩压力肯定有、基民的人身攻击肯定也有(我在各个评论区看到不少),估计也有环境的暗示下,对自身能力的质疑在。

一般我们投资最奔溃的时刻,往往不是因为遭遇到市场的连续大跌;

大跌后没有跟上反弹,反而继续走低,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如果是我们自有资金,我们还能躺平装死个一年半载,捂股丰登;作为基金经理,下面有基民看着,旁边还有新生代同事盯着你的位子,你就得跟时间赛跑。

基金经理这个钱,看来真的不是那么好赚呀。

有时候,我们要想明白投资的目的是啥。

指望靠投资暴富、早日躺平,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投资心态,结果往往并不怎么好。

知足常乐,这是我看到寺庙里的弥勒佛时想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