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麻了!千萬別隻看估值炒股!

受國慶“節前效應”,以及昨夜美債收益率躥升、美股大幅下跌影響,三大股指全線收綠。

整個市場有接近4000只個股下跌,僅400多隻上漲。

“雙限”之前,漲勢兇猛的資源、化工和能源週期股,更是成了重災區,大面積10cm跌停。

(比如燃氣板塊)

而長期霸佔雪球熱門榜前10,今年最賺錢的公司、投資者討論最多的股票,“航運茅”中遠海控,

在限電限產至今,三個交易日已經跌去了23%。


很多人不解:

七八月份週期股最好的季節,“週期之王”都沒怎麼漲;現在週期股跌了,怎麼它反而跌的更多?

“海王”執行新的長協價,接下來2-3年的利潤都可以買下公司,已經是低估了,怎麼還跌?

這隻股票我也一直有關注,今天就跟大家說說,

爲什麼“明顯低估”的股票,還能再跌三年,甚至跌去50%。


先說說銀行。

相比於業績大起大落的強週期股,銀行的盈利能力並不低,每年的收益都穩中有升。

很多人奇怪,爲什麼除了招行等少數翹楚,銀行股卻大面積破淨(PB小於1),並且持續了超過5-6年?

這麼明顯的“套利”機會,都沒人發現,是市場瞎了嗎?

我們知道,市淨率跌破1,也就是說這家企業的市值,已經低於它的賬面價值。

從這一層意思看,現在買入看似非常划算,是“穩賺不虧”的生意。

它相當於一部二手手機賣你300,可你把它拆了轉手賣零件,都不止賣掉300塊。

淨資產=資產-負債,這個問題的突破口,就要從銀行的資產和負債上找。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存款是我們的“資產”,貸款是“負債”。而對於銀行來說,剛好是反過來的——

放出的貸款能夠錢生錢,屬於“資產”;而我們的存款,是他們的“負債”。

銀行要想盈利,就得寄希望於借出的錢,能完全收回本金和利息。

而最近幾年的經濟,不似世紀之初那麼好,想把蛋糕做大,已經越來越難。

這就導致了銀行壞賬率的提升,以及,很多企業不續貸,就沒法繼續經營。

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說銀行“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原因——

經營狀況好的企業,不需要借貸也能活下去;等到企業急需資金週轉了,風控審覈又往往通過不了。

下面我們繼續推演:

我們按當前的市值,收購了一家銀行。

當我們“變賣”銀行資產,從中套利的時候會發現:

銀行的固定資產很少,絕大部分資產,都來源於出借的貸款。

當你把能收回來的貸款,全部討回來了,它們往往還不夠支付儲戶們的存款和利息的。

還有些企業在生存線上掙扎,不續貸只能導致企業破產。

減值的部分,只能計提壞賬準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暴雷”。

這樣一算,它的市淨率,經常是會大於1的。

這時候,如果銀行只能維持一個業績低增速,我們就不能說,“抄底”銀行股,是一個好生意了。

如果我們看這張銀行PB走勢圖,也能發現:

銀行的市淨率,並不是長期低於1。

在08年之前,經濟景氣的時候,銀行的市淨率可是維持在高達4~6的水平。

因此,如果沒有對銀行“生意模式”的深入瞭解,投資銀行股,就跟買彩票沒什麼區別。



再說說週期股,就拿三一重工舉例吧。

它所在的工程機械領域,和中遠海控的航運板塊,都屬於強週期行業。

過去一年,我們看到了它股價是如何攀上巔峯,又如何快速腰斬,被人調侃爲“二五重工”的。

先看看三一爲什麼漲。

三一重工2016-2020年的持續大漲,其實要歸功於2009-2011年的大基建和“四萬億計劃”。

在當時的需求和政策的推動下,三一重工的營業收入3年增長了3倍,利潤更是從19.63億元增長至86.49億元(10年前的近百億哦),年均複合增速超過109.91%!

可是好景不長。

資本的逐利性,導致了工程機械行業產能的瘋狂擴張。

產能過剩+宏觀調控,使得下游需求大大減少,供過於求,於是價格下跌。

於是廠商們頭疼了,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賣庫存,行業徹底進入低迷期。

股價可不等人,三一重工就這樣哼哧哼哧地跌掉了70%。

行情總在絕望中產生——

2016年1月,此時的三一重工PB已經跌到1.57,被市場嚴重低估。隨着行業回暖,海外業務的拓展,公司經營情況大幅改善,壓制股價的彈簧,終於鬆開!

三一重工,業績(EPS)和估值(PE)雙升,終於迎來了轟轟烈烈的十倍上漲之旅。

爲什麼跌呢,歷史也解釋過了:現在正在經歷12-16年的過程。

即使三一重工在一季度盈利再創新高,即使730國常會,強調21-22年將以基建託底經濟,

過剩的產能也無法改善行業下行的趨勢。

三一在一波反彈過後,又回到了25塊的位置上去。

對於強週期股,我們不要將短期的業績增長,當做未來的常態。

就像太陽每天會東昇西落,一年有四季之分,它們並不會爲人類意志所轉移。

也許行業從衰落到景氣的拐點,我們很難察覺,及時埋伏;

但在業績最亮眼的時刻,背後也意味着估值的陷阱、拐點的臨近, 我們應該抽身撤退。

就拿三一重工來說,年初很多人說才20倍PE,多麼多麼低估;

但如果我們查看它的PB估值,會發現,數據早已提示了風險:

最後,說回中遠海控。

對於歷史上的強週期股,並非不能通過行業邏輯的改變,華麗變身弱週期和成長股。

今年的券商股,因爲轉型“財富管理”的預期,某種程度上完成了投資價值的重估。

即便是白酒,在2017年以前,很多人也把它當做週期股和夕陽行業看待。

中遠海控過去一年的持續上漲,吸引了市場足夠多的注意,也讓人們對於海運行業的前景,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全新的認知。

只是,這個而這個週期弱化、市場認知重估的過程,一般不會在股價頂部實現。

人性經不起等待,價值,還是需要更多時間的沉澱來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