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是管理自我

大師德魯克在管理領域可以比作是一位探險家,不斷的探索管理真理,但是管理學研究終究是一個盲人摸象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和偏見,甚至在管理大師的著作中更是體現中“深刻的偏見”。

流派學說理論可能是真相的一部分但都不是我們期待的真理,因此行業前輩們經常說學習管理要秉承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方法去深刻理解和踐行。

在德魯克一生多達39本著作中不難發現,他基本不談管理他人,更多的是管理自我,他對職業經理人的定義是爲整體目標的達成而奮鬥貢獻並且敢於承擔相應的責任。

與狹義的管理所奉行的權威和權力及向下管控形成鮮明的反差。閱讀德魯克,學習德魯克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實用主義找捷徑的階段,真正能幫助人的是他對於管理者想要掙脫日常工作的束縛,尋求卓有成效的工作價值以及創業者希望能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的企業目標的方面。

如今的管理已經從工業時代典型的靠正確的做事邁向知識時代做正確的事的新局面。以此他提出管理者必須在擁有才智的基礎上在學會5個卓有成效的習慣纔可以拿到結果。

01 掌握自己的時間

善用時間,因爲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資源,也是最剛性的成本。學會可續的管理分配時間將對我工作產生巨大的幫助,我們應該把時間放在建立良好的關係,做好決策,基於長遠考慮而非現實中的救火,還有創新變革和文化價值觀建設。

02 要事優先

很多人是昨天的奴隸,沒有能認清未來是昨天的延續,無休無止的陷入其中。過去就是自我,擁抱未來的難就是放下過去。

03 專注貢獻

管理者的考覈不能僅僅關注行爲和文化呼籲,應該回到價值創造,績效貢獻的正軌上來。

04 充分發揮所有人長處

過去的考覈方式是挑毛病找短板,德魯克認爲應該重點去看他們過往最成功的優勢是什麼,優勢放大短板不平纔是王道。日常考察:關注過程,尋找不足。週期性考覈看成就。

05 有效決策

決策是在各種方案之間做比較,聽取不同意見。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和諧,人們害怕衝突,往往在不同觀點交流過程中容易感受到自己 被攻擊和不斷的說服別人認同自己,這也是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