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了解的《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這本書我確實讀了很久,中間間斷了好幾次。

這本書是2016年的時候一個同學推薦,他之前得了抑鬱症,期間自己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而自愈,也是那時候他給我推薦了這本書。

當時買了之後就開始讀,但因爲書本比較厚,而且是教科書類的內容,讀起來有點喫力,當時又比較心浮氣躁,讀了一小半就擱置了。差不多在18年的時候又拿起來翻了一部分,但一直都沒有認真讀完。

直到今年,想靜下來啃一些難讀的書,便又重新拿起來從頭開始讀。

這本書確實需要慢慢讀,需要不斷做筆記,就像上學的時候學某一門課程一樣,越是圖快,越是什麼也記不住。

這本書內容很系統很全面,講述了我們的社會思維、社會影響和社會關係,我們讀到的像《烏合之衆》,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心理學出處和原因,下面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框架:

下面我分享裏面部分印象深刻的內容,作爲拋磚引玉。

在“社會中的自我”這部分,作者戴維說,我們常常存在“焦點效應”,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我們很在意自己給別人留下了什麼印象,也傾向於認爲我們的情緒總是很明顯的暴露,實際上別人並沒有注意到。

這也是“透明者錯覺”,我們的表現比自己意識到的還要模糊不清,比如,我們會高估自己在演講時表現出來的緊張程度,實際上觀衆並不會如預期的那樣注意到我們焦慮。

那什麼是“自我概念”?這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自我”。每個人都有“自我圖式”,圖式是我們組織自己所處世界的心理模板,我們的自我圖式也就是對自我的認識,我是什麼樣子?比如身強力壯的、超重的、聰明的等等,強烈地影響着我們對社會信息的加工,這也會影響我們如何感知、回憶和評價他們和自己。

自我概念除了我們包含我是什麼樣的自我圖式,還包括我可能會成爲什麼樣子,即可能自我。

我們的可能自我包含我們夢想中自己的樣子,也包括我們害怕成爲的樣子,這種可能自我會激發出一種我們渴望的生活願景,對我們產生激勵作用,讓我們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比如努力學習和工作,是爲了成爲那個可能自我。

另外還會有個社會自我,我們扮演的社會角色,這個角色也會逐漸被我們的自我感覺所接受,成爲自我的一部分。

我們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決定,包括我們扮演的角色,我們所作的社會比較,我們的社會文化同一性,我們如何知覺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以及成功和失敗的經歷。自我概念會影響我們的行爲。

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整體認知,影響我們如何評價自己的特點和能力。

自尊動機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面對失敗,高自尊的人會認爲他人和自己一樣失敗,並誇大自己相對於他人的優越性,以維持自己的自我價值。

那自尊和自我效能有什麼區別呢?自我效能就是你相信你有能力做一些事,自尊是你由衷地喜歡自己。家長誇孩子說:“你是最棒的”,就是在建立自尊感,但如果說:“我相信你能行!”是在建立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顯示,自我效能的反饋比自尊的反饋,能引起更好的表現。就像谷愛凌的媽媽說,“儘量誇孩子努力,而不是誇孩子聰明”,其實是一個道理。

自我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努力做自我控制會消耗我們的意志力,我們大腦中的“中樞執行系統”在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會消耗血糖。但是自我控制就像肌肉一樣,在不斷練習中會加強。

同時,我們也存在“自我服務偏差”,會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而把壞的結果歸因於其他,會認爲自己超過平均水平,盲目樂觀也讓我們更加脆弱。

我們也會“自我妨礙”,會通過設置障礙來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比如在大考前瘋狂打遊戲而非學習,在面對結果時就會安慰自己是沒有好好備考,這樣就能把失敗歸因於一些外在的因素,”我沒有好好複習,我昨晚睡太晚了”,而非自己的天賦或能力的匱乏,從而可以保護自己的自尊。

態度-行爲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的,不僅態度會影響行爲,行爲也會影響態度。我們所說所寫會強烈的影響我們隨後所持的態度,行爲影響思想。

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論,當人們在沒有報酬或沒有強迫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們會將自己的行爲歸因於對這種活動的興趣。而外部的報酬引導人們將自己的行爲歸因於激勵性的因素,從而破壞了內在動機。我覺得大部分工作之所以痛苦,也是因爲工作往往是外在動機,並沒有形成內在動機。

除了這些之外,書裏有很多案例和理論,都能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得到解釋。

我們學習社會心理學,也是想了解社會和個人的關係,個人如何認知這個世界,如何構建自己,社會又如何影響個人的行爲,這些都令人好奇。

我們常常拒絕承認受到某些事物的影響,但實際上它們確實影響了我們。思維更多時候是在我們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這種無意識正好是我們想要了解的部分,也希望能通過了解更多,來檢驗和約束自己的偏見。

作者說,通過寫作是希望能改變些什麼。這種‘改變’可以是一次對美的全新認知,可以是一次對自我的全新洞察,可以是一次對喜悅的全新體驗,也可以是一個投身變革的決定。

這本書整體來說內容很多,我上面也只是分享了第一節關於自我概念的一小部分,後面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

我覺得分享書籍只是爲了讓讀到的人判斷,這本書是否自己感興趣。

讀書筆記只是一個人非常主觀的讀書筆記,任何書本的解讀都不能代替自己閱讀。真正要有所得還是要自己一頁一頁地去讀。

每個人在每本書中都能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感觸和思考,這是別人無法替代的,也是每本書作者的初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