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不婚不育又怎样?努力的女人不惧孤独

1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竟活成了年少时最不喜欢的样子,你会讨厌现在的自己吗?

但我想,如果你有了一定的阅历和人生经历,你可能会理解如今的自己,你会知道,自己今天这副样子里,藏着多少对生活的深情与无奈。

学会接纳自己,是每个女人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最近追完的口碑炸裂的《俗女养成记》,看完真是很治愈。

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视角剧,通过女主陈嘉玲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分别以她幼年和青少年的成长,以及成人以后在大城市的打拼两条时空线索平行推进,有着梦想照进现实,人生如梦之感。

剧中女孩陈嘉玲(阿玲)和她的父母及弟弟、爷爷奶奶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完全是普普通通地生活在台南乡下的一家人。

阿玲爷爷经营着一家百年中药铺,虽然有家族渊源,但在乡下这个环境里,来看病的都是些老街坊和周边村民,看起来规模不大,算是一家小中药铺,连看病带抓药,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还是能够勉强能应付的。

阿玲奶奶是个直肠子又爱唠叨,她总把自己对老伴、儿子、儿媳以及阿玲的赞美或是不满,直接写在脸上。她会把自己日本妹妹寄来的咸鱼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就连发臭了还舍不得丢掉,依旧给阿玲带到学校去做便当,她还会嫌弃儿子成天就知道带娃,不务正业……

尽管如此,但谁都看得出来,她无比深情地爱着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她曾经对阿玲说,我从小到大,别人叫我名字的时间,短到自己都记不清了。结婚了以后,几乎没人记得我的名字,大家叫我陈太、老板娘,现在老了,大家都叫我奶奶,更没人知道我本名叫“李月英”。

看得出来,她对女人如此过一生还是有几许遗憾的。

和孙女辈的聊天里蕴含着很多对生活的感悟,也让孙女阿玲从小就去思考和探索不一样的女性之路。

而另一个对阿玲影响极大的女性是她的妈妈,家里面有婆婆,老公又好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阿玲的妈妈日子也不轻松。她一辈子都是那种抠抠索索过日子的人,勤俭持家,从早忙到晚,是我们如今70后80后这代人记忆中那种传统的母亲形象。她总体这一生算是很平顺,和阿玲爸爸相伴到老。

她对阿玲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就为了不想让女儿留下遗憾。她一想起自己只是国小毕业,就总担心女儿以后读书少,想尽办法培养女儿。

她会在女儿读国小的时候,赶很远的路,送女儿去城里学钢琴,在女儿读国中的时候,花大价钱请老师给女儿上门补习功课。

她会担心女儿放学的路上遇到坏人,时不时地跟踪女儿,看到女儿平安回家才放心。

她会在阿玲台北姑姑回家时,刻意打扮得精致些,对于在大城市台北生活的姑姑以及姑姑的女儿育萱,阿玲妈妈总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外面世界的几许羡慕之意。

这些都对阿玲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让阿玲从小就梦想着去台北读书、生活,也许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在为梦想实现那一刻做准备吧。

谁能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她因为丈夫怕水,就学会了游泳,看到丈夫想买车,自己就去考了驾照,看到女儿回台南当英文导游,她也悄悄去学英语……

也许阿玲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劲,就是从妈妈那里遗传来的。


2

阿玲终于在台北读书后留在了台北,一眨眼,如今的她,就已经是个39岁的女人了。

她有过几段恋情,从大学到现在也有过几个男友。如今的同居男友早就变成了“室友”,那种非他不嫁的想法对阿玲来说,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在一起,估计就只是一种习惯吧。

阿玲在一家公司做着总经理特助,听起来很高级,但其实要帮总经理打理很多私事。最重要的是,还没有走进婚姻的阿玲,还得在每天的工作中应付总经理太太对总经理先生的各种关心,可是总经理心思全在小三身上,包括给小三买房的事情都交给阿玲来做,阿玲夹在中间,看着他们这段婚姻里的虚情假意和鸡飞狗跳,只能一声叹息。

大学时的恋人结婚了,阿玲一看新娘比自己漂亮、温柔,瞬间心里很是失落。又看到很多大学同学都当了妈妈,阿玲想到自己那糟心的工作和室友般的恋人,怎一个愁字了得?借着前男友的大喜日子,阿玲喝醉了。

她借着酒意和男友表白,想要自己的婚礼。可真的到了准备结婚的时候,阿玲才发现自己一旦结婚,就会和奶奶、母亲过着同样的日子,只不过生活环境有别罢了,一个是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台南乡下,一个是在人潮涌动的台北城中,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更好,阿玲自己也说不清,只是她知道,这样的婚姻,并不是她想要的。

不想结婚的阿玲,那阵子工作也连续出现问题。某天,阿玲实在忍不了气,选择了辞职,这才发现,39岁丢了工作的她,做特助这么多年,除了英语很好,其他的优势并不突出,很难转型做其他的工作……

她在发出自己的结婚请柬后,又选择做了婚姻的逃兵,不为什么,只为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一次,她选择逃回了台南乡下,重回到她已阔别近二十年的家。

这真是阿玲的幸运。在人生遍布荆棘的时候,她还有回得去的故乡,家是最好的治愈场所,好的家人永远是无条件接纳和守护你的那群人。

家人们没有过多的埋怨和唠叨,只有接纳和心疼。这一次,阿玲所有童年记忆中的那些瞬间,全部复活了。

就连那个童年让所有孩子怕怕的“鬼屋”大宅子,恰好阿玲手上的积蓄足以买下。就这样,阿玲在台南乡下有了自己的大房子,她还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个房子变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家。

回想起20年来,在台北不停为着生活奔波,面对高昂的房价只能租房的她,终于在自己40岁的时候,在离亲人最近的地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是留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到了老家安逸舒适?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答案。至少阿玲最终选择留在台南,是她辞掉了在台北最新找到的工作后,基于本能的选择。

40岁的她,只想热烈地为自己活一次,与那些吵吵嚷嚷的家人相伴到老。

还有,40岁的她,原本以为这辈子要孤独终老。可上天总会把一些最适合的缘分,总会留给最需要的人。在台南老家,那个从小与阿玲青梅竹马的男孩结婚又离婚,如今恢复单身的他,当再次遇到单身的阿玲,恰逢彼此又很有感觉……

幸好,生活从不给主动选择的人,关闭所有希望。阿玲走好选择的路,没有选择好走的路,是一个拥抱真实自己的人。这一生,很多人和事,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不是你的,想留也留不住。

41岁时,被长期过劳而耽误的阿玲,此前已经被医生诊断为即将早衰,快要停经了。当她在台南的爱情和事业刚刚走上顺境,一场意外怀孕打扰了她想继续狂奔的人生。

也许,老天就是用这种方式提醒那些一直都在努力的女性,该休息的时候,就要学会休息,这也是上天对那些一直努力的人一种犒劳。

就像剧中那句经典的旁白:“ 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阿玲用自己40岁都还不婚不育,看似平凡却无比动人的人生告诉我们,只有懂得接纳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选择与生活握手言和的女人,就是活得清醒又真正勇敢的女人。

共勉。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5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