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杂谈

【齐帆齐微课03】(非主题文)
01

浏览新浪微博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以“厕所”命名的聊天群。这让我有些好奇。点开博主的文章一看,没写什么厕所的事儿,一条最新的信息是写北京一家“狗不理”包子店的。博主发现师傅在厨房里用手挖鼻孔。他把这事儿发到了网上。后来,店家知道了,非常不满,称消息不属实,还报了警。你瞧,这还是真是一件闹心的尴尬事儿。

02

这“厕所”两个字,倒是引出我的点滴回忆和感慨。

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几个体育系的学生,忽发奇想,在厕所的门边,贴上了一副对联。上联:“进门三步急”,下联:“出门一身轻”。经过的人,读着对联,都会会意地微笑;觉得这对联有点意思,遗憾的是,这对联缺了横批。

多少年来,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对联,但不少都记不住,唯独这一条贴在厕所门上的“对联”,倒是怎么也忘不了。

这大概是对联的应用的创举,在我见到的对联中,厕所门上贴这宝贝,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曾经有人提出过什么“饮食文化”、“茶文化”之类的概念,这对联,大概也算对“厕所文化”的原始贡献吧。

03

几年前,和一位亲戚一起吃饭。当时他刚好从德国回来。他慷慨地给亲戚们带了不少礼物。席上吃喝之间,他突然饶有兴致地聊到了厕所。他说,和德国朋友一起吃饭时,朋友告诉他,德国人对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即使是洗手间里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怕他不信,德国朋友还亲自在他们面前,,接了洗手间的水喝了。亲戚这才真正相信了德国朋友的话。亲戚说德国的卫生间也是非常讲究的,堪称一尘不染。

这些年,中国城乡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厕所这类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进。特别是都市里的厕所,改进更为明显。如下评语,基本上可以用“干净”这个词来描绘。

不过,厕所的卫生并不彻底。以男厕所为例,很多地方,都看到厕所里“来也冲冲,去也冲冲”的温馨提示语。可有的人解手之后,不冲厕所;有的人,解手之后,乱丢烟头纸屑。

南来北往的人,素质参差不齐,这还真是需要“补课”的地方。

04

曾经有一期电视节目,介绍一家餐饮连锁店。

这家餐饮连锁店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引起了我的兴趣。凡加入连锁经营的餐饮店,检查的时候,不光检查食品卫生和质量,还要检查餐饮店的清洁。不光检查店面的清洁,还要检查洗手间的清洁。并且,洗手间的清洁,是检查的重点,

如果这里的清洁不合格,那么检查的总结果就一票否定。将检查洗手间清洁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评估,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细想之下,也觉得合理。

这并非是脑门一热的决定。因为餐饮店的总体卫生,从饭菜,到环境,正是食客们最关心、最在意的事情。只有将厕所的卫生重视起来,其他的服务才会做得更好。这样,才更有希望增加食客的回头率。

05

前几日,我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扶他上厕所的时候,因为腿脚不方便,只能在马桶上解手。父亲起初不适应,我给他,示范之后,他就记住了。每次上厕所,解完手,他都会主动冲马桶。有时他去解手,发现马桶里脏兮兮的,有污垢物,他就会皱眉头,发牢骚,“解了手也不知道冲马桶,什么人呢?”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行为,也非常反感。其实,上厕所是小事儿,可它反映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文明程度。

06

厕所与人们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这是不能忽视的。厕所的改进,自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还离不开人们自身的努力。

只有胸怀大环境意识,提高自身素养,改变粗俗和不讲卫生的陋习,让“厕所文化”深入人心。这样,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齐帆齐书评写作营笫(3)篇(1380)字,累计(3710)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