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杂记

【齐帆齐微课05】


近一周的时间,都泡在医院;父亲生病住院,我只能陪着。

待在医院,除了跟着医生、护士的节奏旋转,日子还真有些单调。

不过,单调之中,也还有些不单调的事发生。

父亲入院笫二天早上,我和母亲正在病室聊天,门外护士台一头传来闹嚷嚷的声音。

我们正纳闷,护士出现在门口。看见父亲病床边立着两个“护理”,立即警惕起来,她盯着母亲说,“你是谁?一一新冠期间护理只能一人。”

我解释说,这是我母亲。她只是白天在这里,晚上没在医院护理。

护士正色道,不行不行!赶紧走赶紧走!白天也不行。医院这段时间特别规定,陪伴病人只能一人。阿姨你马上得离开,一会儿检查的人就过来!

我想辩解两句,可护士压根儿听不进。只是催命似地让母亲快离开。

母亲磨蹭着不想离开。护士则“咬定青山不放松”,目光一直锁定在母亲身上。

无奈之下,我只得先把母亲带离病房。

我和母亲边走边商量:多花 十几元,让母亲去补办核酸检测。这样我和她可以轮流休息。

经过护士台的时候,里面的五六个护士仍在议论纷纷,我听清一句“又被罚款了”。走廊上东一个、西一个人站着,全都在议论同一件事。

来不及细问,因为我急着为母亲办理核酸检测手续。我趴在柜台上,对里面的护士说:“我们增加一个人护理,做核酸检测需多少钱?”

一位护士告诉我们:“要15元一一先挂号,再让医生批准,再缴钱,再检测。”

“我带我妈去挂号,我爸正输着液,麻烦你们关照一下!”

“好!你先去挂号吧。”

真麻烦,我一边暗嚷,一边和母亲朝电梯一头走去。

从住院楼到门诊楼,在一楼挂了号,窗口里递出一张小得出奇的长方形纸条,传出话来,“去2号”。

咦,2号是急诊!我盯着电子牌上的一长串姓名发愣,母亲已经急匆匆地闯进门去。医生已经被几个人包围,无暇回答母亲的问话。

我告诉母亲,电子牌上62号是胡xx,和母亲基本同名(姓和末字相同,中间一字以x代替)等不了多久。不过72号也显示相同的记录(首字末字不变,中间一字是x)。等一会儿才知道你是两号中的哪一个。

我和母亲一边等,一边盯着电子牌。大厅里的人来往穿梭,声音嘈杂,让人心烦。加之大门边有人架了梯子,在取换坏掉的灯盏,梯上梯下的人声音响亮,吸引眼球的同时,更是让人生躁。

我让母亲坐在椅子上等候,可她摇头拒绝,似乎在跟谁较劲。母亲不识字,眼睛却不时朝电子牌上瞧,嘴里叨念着:“还要多久轮到我?”

我知道母亲心急是牵挂病床上的父亲。只好安慰说,别急,还有一两个人,就轮到你了。

到了62号,另一个老妇由人搀扶着走进去了。看来,要轮到母亲,还得等在十人之后了。

想起父亲刚入院时,是住院部冉医生给我签的“批准”意见,我抱试试看的想法,说,“这么等,要等到猴年马月了一一我去找找冉医生吧。老爸那头等久了也不行。”

母亲立马同意了。我让她原地等着,我马不停蹄地跑回住院部,看看父亲没事;他正安静地输液呢。我转身进了医生办公室。

运气不错,冉医生在呢。我急匆匆地说:“冉医生,我妈可以在你这里签条去做核酸检测呜?”

冉医生爽快地说:“行啊!怎么不行?她在哪里嘛?”

我说:“她在门诊2号那里。”

冉医生说:“你去告诉她,让她直接去门诊9号批。”

我有些疑感。冉医生说:“9号门诊属全科的,可直接批。”

阿弥托佛!这下问题不就解决了呜?!

告辞了冉医生,我脚下生风。不一会儿就到了门诊大厅。

没人。2号门诊室还是闹嚷嚷的,可母亲没在。转身看长条椅上,也没人。

她会在哪里?难不成回住院部了?

愣神之际,朝1号门诊室瞟了一眼。嘿,她还真在那里!

叫出母亲,把冉老师的话给她讲了,母亲听了,像遇难者获救一般,眼光亮闪闪的。

几秒钟功夫,我们找到了9号门诊。

这里除了医生,没一个人。医生闲得无聊,低头玩手机。

我们说明来意。医生很和噶,似乎很感谢我们给了她一个展露手脚的机会。没费几分钟,她就解决了问题。

我和母亲的心里,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书评写作营第(5)篇,计(1545)字,累计(6335)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