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不過人間煙火:《雅舍談喫》

彎着嘴角看完的一本書,一篇一篇的小散文,看起來毫不費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喫過數不清的食物,但是最難忘的總是故鄉的味道。

梁實秋不僅愛喫,也懂美食,從他的故鄉北平,到中國其他地方,到後來的臺灣,再到美國,每一個地方的食物都有獨特的味道和記憶。

這本書簡直就是套在故事裏的菜譜,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道菜。

從一道菜說起,到這道菜的材料、做法、講究什麼,當時跟誰一起去喫的,做菜的人,甚至哪家館子做得最地道,從哪條衚衕進去拐幾個彎能到這個館子,館子的牌匾用的什麼木料,掌櫃是什麼樣的人,店裏的小二待客的風格,再到這道菜有什麼典故,歷史上的記錄,侃侃而談。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故鄉的美食,講到全中國的名饈,記憶力和這份探究精神就很了不得!

其實哪裏是真得只說喫呢?文字裏掩不去對家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懷念,藏在這些食物背後的記憶才最讓人珍惜。

比如小時候家裏做魚丸,二姐卻在殺魚的時候把魚給捶跳到屋檐上去了。

比如在瀋陽的朋友家,用兩片蘇打換了一碗堆出尖的鮑魚面。

比如祖父母健在時每年必然要喫一次的窩窩頭的習慣

邊看邊想起我自己每次回家都惦記的童年小喫:雞湯豆腐腦、炒米線、三鮮面、娃娃魚……


但小時候的那些街頭小喫,都已經漸漸絕跡,只偶爾還有幾處漏網的路邊小攤,坐下之前還要再三勸說自己勿要擔心衛生問題。

而在美食街、商場裏的所謂的“本地特色小喫”,早已是全國遍地可見了。

其實也不過十多年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