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传统文化汇编‖大吴寺传说|和尚坟的秘密

第11章  和尚坟的秘密

1.

鲁坦河经三道河、茶铺可通大吴寺,此为北通道;鲁坦河经杨泗方过春风坳通大吴寺为南通道。南通道中段有一岭名曰:七庙岭。这岭是自华岩头倾泻而下的一道山梁,不知自何时起,也不知是何人,用一副巨大无比的斧头,把山梁劈开了一道深八丈,宽一丈五尺的口子,守着这岭上口子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因年代久远,口子两旁的石壁上爬山虎主茎比手颈还要粗;有土层的地方,张牙舞爪似的桦树、枫树外露的半截根,好像人的大腿;掩在路的上头的树或直立或弯斜,从口子两端拼命地向空隙处延展着。

穿过这幽深的巷弄,任是炎炎夏日的中午,仿佛如浴晚秋;一条古道如乌梢蛇般蜿蜒在茂密的苗竹园内,竹园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株古柏翘立村头,三个高大的门楣,组阁成走马通楼的徐花屋。老屋傍山而建,一弯溪水两边的田块,如案板上用刀裁出的豆腐。田畈的阴过也即徐花屋斜对面,一乳头形小丘上,一字排开三个精工打造的石头宝塔,这就是和尚坟。

2.

和尚坟坐南到北,近处三道梯形山岗护卫着,远眺双峰庵新砌的大坝清晰可见。天下名山僧占多,就连这纳气真穴也被圆寂的高僧所卧。

三个石头宝塔,中间的宝塔稍粗稍高,帽沿下正面一尺见方的石面上雕有“住持宝塔”字样。据出生于徐花屋的徐彬先生介绍,左边宝塔也有“住持宝塔”字样,右边宝塔为“道行之墓”四个字,其它或有小字,但无法辨识了。

石塔安放在六边形平板石上,平板石正中间有一直径8寸的圆孔,塔柱的背面对应处有斜斜的方形开口,仿缍形塔柱高一尺八寸,呈葫芦顶的塔帽高一尺八寸,塔帽下平面亦呈莲花形,帽沿对角二尺有余,尖尖的六个花瓣的角向上翘着,角尖与下面的六边形石板的角相对应。

和尚坟对面的一些农户,历来非常崇尚和关注这一久远的古迹,每到秋季,就有人把坟头的杂槎和杂草砍得光光的。

凡第一次到徐花屋的人,远远地瞧见三个宝塔,不待打听,就有热心人,把所知道的情况介绍给来人,又或者指引着陌生的朋友们,去观赏这奇形的石头宝塔。

3.

老屋里的各位长者,各自讲述着与和尚坟关连的故事。

有人说:这和尚故比老屋还早。

有人说:这和尚坟的宝塔被移动过,有点歪斜,可能有人下去过。

有人说:上世纪某个年代,有人把左边坟的宝塔擡去砌了水毁的田埂,家里出了事,后来找余井某地瞎子卜卦,得知是移宝塔的原因,回家后邀人扒开田埂,掏出宝塔石头,重新安放在原处,还说这事只有几个人知道。

有人说:他们小时候在对面放牛,宝塔后面那个小洞里,也不知道丢进去多少石头。还有人趴在地上听,丢下去的石头很久才听到响声。

有人说:把几根葛藤接在一起,捆个石头从洞口坠下去,还探不到洞有多深。

有人说:几十年前,大吴寺和尚清明前祭拜过,这和尚坟是大吴寺住持高僧的坟。

4.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看过《少林寺》电影都知道,历代少林高僧塔林,比这宝塔高很多。我也见过其它寺院僧人宝塔,也去过三祖寺千佛殿山门以下的历代塔林,都不曾见过,宝塔下留有深洞,也问过三祖寺及周边的僧人,皆说未曾见过也未听说过宝塔下有深洞。

这和尚坟,假设下面有坐缸,那么,为什么又留下个直立的深洞?从宝塔后面光滑的圆洞口看,这洞并非后期所为,而是先期精心设计打造好的。这又是什么朝代的特征?这深洞已然是个谜。

三个宝塔,有两个为“住持宝塔”。是哪个寺院的住持呢?这也是个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