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和孩子玩的时光

你的心情好吗?借我几天,我的坏了。
这一句好玩的句子是人工智能推荐给我的,拿来作为我文章的开头,很有意思。

谁的快乐多?

成年人总有几天心情不好,但儿童们很少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路过一个小水坑,他们也会开心的跳来跳去;下雨时穿着小雨鞋踩水玩得不亦乐乎的场景也很常见。

即使是数数字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会玩的不亦乐乎。只要认识了数字,他们就会数楼梯,积极的按电梯按钮,告诉父母他们看到的一切数字。有一次看到一对父子的对话很有意思:父亲骑着摩托车带着孩子在大街上,忽然一辆公交车通过,孩子兴奋的喊,爸爸6、3,父亲看了一眼发现是36路公共汽车,于是说,是36路公共汽车,36。孩子说6、3。父亲说,36、36路,孩子说3、6。

您小时候学数字是从几岁开始的?
您记得自己小时候数数字的故事吗?

游戏是学习的最好方式

我记得小时候玩的一些游戏,比如说抓石子:5颗石子,轮流抓。玩出来各种花样,把4颗石子放到地上,一颗抛起来,然后把地上的四颗石子抓起来。可以一颗一颗的抓,也可以2颗一起抓,还可以分为3颗和1颗,最后一次抓4颗。

和孩子玩玩这个游戏,看看能不能把孩子从手机中“解救”出来,也可以顺便回忆一下自己快乐的童年时光。(如果没玩过,可以去我的圈子--出来玩,像孩子一样,一起玩。)

现在的孩子真的没有玩的时间?

昨天和朋友吃饭,说到“双减政策”,说现在国家有减负的各种策略,但家长丝毫不敢“放松”。

想我们小时候,书包不重,作业不多,童年幸福。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竭尽所能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差生也补,学霸也补,最后造成“剧场效应”,大家一起“起立”看到的电影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你家孩子继续坐着,就有可能“看不到电影”。这是家长真实的焦虑。

现在有人说,可以选择另一家影院看这一部电影,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们离开“这个影院”;即使另外一个影院除了这部电影,还有更好的,孩子喜欢看的电影。但很多家长不愿意,这就是“双减”政策下家长的心态。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吗?

前些日子,听到一句话说的是:你(家长)是和作业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一起打败作业。

记得小时候,我在农村,在村小学读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写完作业,第二件事是玩,当然时不时会被妈妈安排去干农活。但回忆起来的童年仍然很美好,而在城市里长大的父母们忘了在大杂院里疯玩的快乐了吗?没有。但你们有没有让孩子尝过自己童年的这种快乐?

现在孩子的童年是怎么过的?

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之间穿梭,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但不快乐的孩子增多了。抑郁需要治疗的、肥胖需要减肥的,还有动不动跳楼的……

和孩子一起玩耍,是珍贵的记忆

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提供尽量多的、丰富的物质条件,但您有想过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有多珍贵吗?当孩子与您渐行渐远时,您有和孩子一起玩耍的记忆吗?

我们爱孩子,这不容置疑,但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做到了“爱孩子”吗?

都想让孩子少吃苦,不要受我们受过的罪,不要失去更多的机会。但您想过吗,很多人爱孩子的方式是:让孩子吃一遍自己吃过的苦,却没有让孩子尝到自己有过的甜。

如果您家孩子还愿意和您玩,和孩子一起“疯玩”一次吧。即使是抓石子这样的游戏,或者仅仅是数数家里有多少东西,数数孩子有几多快乐时刻!

不要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延伸,让家庭教育回归到“爱的教育”,知识的教育交给学校吧。

不管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